资源描述:
《作为_身体哲学_的中国哲学的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37卷第3期,May,2007,Vol.37,No.3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中国思想史】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张再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与西方传统的意识性哲学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乃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该哲学不仅从身体出发以其突出的此在、性感和历时的性质而与西方哲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其哲学的整个历史亦循着一种迥异于西方哲学史的理路而展开。如果说西方哲学史是一我思之于我思对象不断逼近的线性论的历史的
2、话,那么中国哲学史则体现为一根身的道体一辟一阖的循环论的历史。就其大的脉络而言,先秦哲学标志着身体的挺立,宋明哲学则意味着身体的退隐和与之相偕的心识的觉醒,而明清哲学则代表着向身体的回归的运动。这一中国哲学史的内在理路的揭示,既历史与逻辑一致地是对身体而非心体这一中国哲学本体的真正澄清,又对于我们把握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以一种历史的辩证法为我们表明,正如西方的意识哲学的启蒙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现代文明那样,在后现代日行日近的今天,对中国古老的“身体之书”的重新解读,也必将使中华文明再次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关键词:身体哲学;中国哲学史;先秦哲学;宋明哲学;明清
3、哲学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731(2007)0320052212为中国古人方法论的不二法门。穷源以竟委,这意一、中国哲学之身体的主要特性味着与西方传统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不是坚持相对于西方传统的那种意识性哲学,中国传统“如有物焉”,最终从“逐物求理”的“思”出发以求哲学其本质乃为身体性哲学。惟有将中国传统哲学知世界,而是坚持“必有事焉”,最终从“事必躬亲”定位于身体性哲学,我们才能了解中国哲学之何以的“身”出发以体会世界。于是,“亲己之切,无重于从根本上迥异于西方哲学而二者有云泥之别,我们身”(萧统语),作为世间的至为具体者,作为古人所才能明悟中国哲学理
4、论形态之独特而其之所以为真讲的“即此”和“当下”,也即作为存在主义所谓的正中国式的。若对中国哲学的身体深入梳理,从中“亲在”或“此在”,身就是赖以支撑起整个中国哲学[1,2,3]可抉发出以下三个最主要特性。体系的真正的阿基米德点,就是中国哲学经由现象(一)身体作为此在之身学还原返朴归真的至为始源的宇宙本体和事物本“功夫即本体”。实际上,中西之于世界的致求身。易言之,中国哲学的根本宗旨,不是主张思在同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中西哲学性质的根本不同。如果一的“我思故我在”,而是坚持身在同一的“我躬故说西方传统哲学是以一种高度抽象的方式把握世界我在”。惟其如此,中国古人才有所谓的“即身而道的话,那么中
5、国传统哲学则是以一种不无具体的方在”之说;惟其如此,中国古代哲学才一言以蔽之为式把握世界的,故“下学上达”、“能近取譬”由是成所谓的“反求诸身”之学。收稿日期:2007203201;修回日期:2007203221作者简介:张再林(1951—),男,河北南皮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哲学及其比较研究。52(二)身体作为性感之身说宗旨和运行模式。在学说宗旨上,如果说西方传从抽象的思出发不仅意味着无视具体,而且意统哲学的历史主要致力于“意识切中对象”这一思味着泯灭差异,从而也最终泯灭“关系”。故西方传在同一的知识论问题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哲学的历统哲学不仅是一种“有见于齐而无见于
6、畸”的哲学,史则主要致力于“挺身于世界”这一立身行道的躬而且最终也必然导致“关系”范畴在其视域中的消行论问题。与之相应的是,在运行模式上,如果说西失。与之不同,从具体的身出发,则使中国传统哲学方传统哲学的历史更多地是循着我思之于我思对象既注意到具体又注意到差异。故与无性质差异的思不断逼近这一线性论的轨迹的话,那么中国传统哲维迥异,中国古代哲学所强调的身体乃为有“性别”学的历史则更多地是循着亦天亦人的道身一伸一之身,而男女之别即为人身体最为切身也最终不可屈、一动一静、一辟一阖这一循环论的轨迹。无独有还原的差异。这种对统属于身体的性别的关注,不偶的是,后者这一运行模式既与每一个体身体的生仅意
7、味着不是“以同裨同”的“同”而是“以他平他”物钟的作息节律洞然相吻,又与整个中国哲学至高的“和”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中国哲学乃为反无上的道体之发展理路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易对“执一”而坚持“两一”的哲学,而且同时也意味着言之,一部中国哲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从身体的挺立“惟异生感”,男女两性的感合业已被视为身体之为到身体的退隐再到身体的回归这一“反复其道”的身体、身体之得以可能的原发性关系,而所谓的“阴历史。阳哲学”这一中国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