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

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

ID:9210974

大小:398.8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2

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1页
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2页
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3页
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4页
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002、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分析及对策胥明明摘要:随着机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交通问题不断涌现。这引发了各界对于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的讨论。城市交通公平是维护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深层次的根源。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城市交通公平性的重要意义及交通不公现象的原因,反思了现行规划指标对交通公平性的影响并提出从财政、规划及路权等角度对维护交通公平的对策。以期对今后交通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关键词:交通公平交通规划通行权路权公交优先1.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交通问题也不断涌现:这主要表现为交通拥

2、堵、环境污染及交通事故等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的首要起因是城市的机动化发展。机动化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于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国家,机动化的过程和趋势并无大的区别。21世纪以来,中国居民的汽车保有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由2000年的625万辆增长到2013年的1.3亿辆,年均增长950万辆。而汽车驾驶人数量目前也已经超过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6%。截至2012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含摩托车)已达到520万辆,从400万辆到500万辆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2016年更有可能突破600万辆。城市交通问题带来了社会

3、成本的大量流失,先抛开损失巨大却很难衡量的环境及事故成本不谈,光是交通拥堵就使城市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张国初计算,北京交通拥堵造成每天社会成本4000万元,每年的损失就达到146亿元,而且有逐年递增的明显趋势。习总书记在2014年初提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今后社会公平性问题势必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交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交通问题的分析多集中在技术层面研究(李晓江,1997;Paulo,2007);也有部

4、分文章开始以公平性角度审视交通问题深层次原1因(季金华,2009;于海,2008);然而对于交通公平的规划建设研究还不多见(吕正义,2005;杨文银,2006;王卫华,2008)。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交通公平视角剖析交通问题,并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提出相应对策。2.交通公平的定义及主体公平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方面是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公平最佳境界是通过①某种制度安排实现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有机统一。如收入方面的分配制度合理,教育方面的教育机会均等,医疗方面的保障体制全面一样,交通公平也具有这样普世的定义。城市交通包含出行机会

5、、交通设施资源、交通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而交通公平首先定义为出行者对出行目标具有均等的可达性。联合国第二届人居大会上,各国政府签署的《人居议程——全球行动计划二》中指出:“人类住区的交通运输管理应当便利所有人的上班、社会交往②和休闲活动……”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及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城市政府在维护交通公平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政府职责的描述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提供真正③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主张

6、政府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率,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更要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然而,交通不公现象的出现也与政府职能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政府在交通问题上的不作为或放任态度的是背后各种利益集团作用的结果。王卫华(2008)认为,交通问题产生的触发点是居民收入提高导致的出行结构的显著变化城市交通资源产权不清和基于不完全契约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代理激励问题是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得以产期持续④的深层次原因。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线索:城市交通公平性问题最终的解决出路还是要基于公共物品

7、供给公平的规划政策制定。①季金华.公平与效率:路权制度安排的价值基础[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107):38-45.②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住区与发展——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重要文献汇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③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④王卫华.基于产权分析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7.23.交通公平的内涵分析道路是一种公共品或者说是一种准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只要是道路①的交通参与者都可以

8、在道路上通行,享用道路提供的空间资源和相关交通设施服务。然而,城市交通量的增加导致外部成本的增加,城市机动化无疑增加了社会成本。由于城市的交通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城市正常的运转有赖于均衡的交通流量。实际中均衡的交通流量要高于最优的交通流量,这是因为每个驾驶员都会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