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

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

ID:9191748

大小:4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1

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_第1页
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_第2页
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_第3页
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_第4页
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我向往的莺歌海盐场  2007年11月,我孤身一人站在茫茫盐场,远处乌云低垂,森林茂密的尖峰岭连绵起伏,那里有中国最典型的热带雨林。把目光收回近处,一座座白色的盐堆,象小山一样座落在铁路的两旁,满身带刺的仙人掌,挂满了红色的果实。眼前就是中国三大海盐场之一的莺歌海盐场。在三亚的日子,吃的都是日晒盐,看着包装袋,我才想起,在海南岛的西部,有中国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于是心中萌发了一个念头,想去探访莺歌海。前天晚上上网查资料,看地图发现,从三亚汽车总站乘县际班车到达乐东黎族自治县的黄流镇,然后再打摩的就能到达盐场。 

2、 第二天早晨,在三亚汽车总站售票厅,电子公告牌上显示,上午有班车直达莺歌海,我问售票员是不是去盐场的,她摇摇头说,她不知道。没办法,我只好买了去黄流镇的票,去黄流的直达车很多,是海南汽运的,一般每隔半小时就有一班。发车的时间到了,检票上车,才发现车里不到五个人。黄流镇位于乐东县,是海南旅游业尚不发达的地方,今天又不是节假日,乘客显然不多。  汽车从三亚市区出发,很快就上了西线高速,海南建省十年来,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从三亚到岛内各地的公路很发达。汽车在高速上飞驰,椰林、槟榔、香蕉等热带树林一闪而过,

3、又扑面而来。之前,西部环线从三亚至昌江之间有小火车,后来粤海铁路建成后,就被取消了。而今,乘汽车欣赏海南西部的风光,也不失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一个多小时后,汽车停在了终点站黄流车站。黄流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西部,濒临北部湾,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六万多,是乐东县人口较多,文化发达的大镇。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南部,面积2747平方千米,人口46万,政府驻抱由镇。它东与五指山市、白沙县接壤,东南与三亚市交界,北与东方市、昌江县毗邻,西南临南海。境内多山,其中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3座,尖峰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第一个国家级

4、热带雨林公园。  汽车站前有几位摩的在那里等客,我上前去问他们,去不去莺歌海盐场,那位师傅却用本地话回答我,而我的普通话他似乎听的不大懂,我又把地图翻出来,指给他看,告诉我要去的位置。这时,另一位摩的师傅过来了,他能说普通话,知道我要去的地方后,用方言告诉了那个人,他才用浓浓的海南普通话叫我上他的车,我坐在摩托车的后面,穿过街道,沿一条柏油路前行,路上赶墟的乡民三三两两,出了黄流镇,经过一个村子,我已经能看到高高的盐堆了,我在后面大声对他说,这就是我要去的地方,把我放下就行了。他从公路上拐进盐场,把我放在了那里。  我沿着小路

5、向盐场走去,空旷的盐场,除了几声鸟叫和远处公路上突突做响的农用车,四周充满了寂静。由于莺歌海盐场位于尖峰岭背风坡,受下沉气流的影响,这里是海南岛降雨量最少的地方之一,路的两旁,生长着一丛丛的耐旱植物仙人掌,此时花期已过,仙人掌挂上了红色的果实。听说三亚市区有时有卖的仙人果,我摘了一个,拨掉刺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就吐了出来,满口红色的汁水,味道并不好吃。  盐场里,水渠纵横,盐山座座,盐田相连,抽水的泵房挺立在渠边,一条生锈的铁路伸向远方,偶尔人骑自行车从不远处的大路上经过。一望无际,空旷寂寥,是这里唯一的风景。莺歌海盐场位于尖峰

6、岭的西面,连绵的尖峰岭挡住了东来的台风,使得这里终年烈日炎炎,干旱少雨,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高达2600毫米。终年的西风吹拂,再加上莺歌海海域海水盐度高,这些综合因素都为晒盐创造了优良的气候条件。海南的晒盐业最早开始于唐代,比台湾的晒盐业早了四百多年。在海南西部,除了莺歌海之外,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晒盐之地――儋州。儋州也是苏东坡被流放的地方。军事模型  莺歌海盐场在乐东县的黄流镇、佛罗镇、莺歌海镇之间,建于1958年,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25万吨,最高年产30万吨。它与河北的长芦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并称

7、为中国的三大盐场。  在这里,盐的晒制过程也很特别,涨潮时,海水从纳潮口闸流入储水湖,通过扬水站,再流过初、中、高级蒸发池,海水浓度便逐级升高。形成卤水,卤水再进入结晶区,就在那里饱和结晶。晒盐池的底部很平整,为了防止渗漏,都用砖块或上过釉的瓷片铺成。收盐的时候,把结晶的盐从田里铲起,堆成盐山,再由火车运出盐场。盐场里,和个盐田之间有水渠和小路相通,在大路边上,我还看到供工人们休息避雨的木板房。几位干活的工人告诉我,在西北面,还有一个莺歌海公社。  中午时分,烈日当头。我从盐场出来,沿着来时的公路向黄流镇方向走去。经过一个村子

8、,后面来了一辆三轮车,我招手,车停在了身边。我问多少钱一位,车里的一位乡民笑着说,都是一元钱。上车后,他掏出槟榔给旁边的乡民吃,就象我们见面递烟抽一样。  到了黄流镇,赶墟的人还很多,街上停满了摩的,各种车辆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我穿过人群,回到汽车站,买票进站,沿着西线高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