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

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

ID:9168805

大小:2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0

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_第1页
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_第2页
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_第3页
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_第4页
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论文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信息学院计算机11-2班兰延成摘要:“环境保护新道路”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之路;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之路;是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之路。“环境保护新道路”不是以哪个时间节点作为评判,而是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否实现“并重”,“同步”、“综合”作为评判标准。文章对为什么走环境保护新道路、什么是环境保护新道路、如何走环境保护新道路在务实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进行了务实解读。关键词:环境保护;新道路;“并重、同步、综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

2、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作为历史性转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转变之前是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之后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3、作者认为,可将环境保护新道路与历史性转变结合起来,将“并重”、“同步”、“综合”作为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即转变前为旧道路,转变后为新道路)。环境保护已有太多的理念、口号,由于缺乏务实的理论指导,缺乏经验教训的总结,形成“新的口号不断,环境问题不断涌现”的尴尬局面。其实诸多口号关注的不都是一个问题吗?即不都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吗?由于“并重”、“同步”、“综合”明确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一关系的办法,所以建议认真研究“并重”、“同步”、“综合”的方法,给国家环境保护工作以指导,避免当前无休止的理念、理论“研究”,使“新道路”不至于又

4、成为一句新的“口号”。1为什么要走环境保护的新道路1.1是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需要1.1.1环境保护目标及目标实现的评价环境保护目标是什么环境保护的目标是满足老百姓的生存权,即政府为满足老百姓基本生命健康需求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具体目标有四项,即满足老百姓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安全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四个方面具体目标均应有量化的指标,前三项可分别用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来反映,第四项可考虑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即EI指数,主要通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来进行计算和综合评

5、价。具体方法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并加以进一步完善来反映。四个方面具体目标量化指标均可进行评价,前三项可分别用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水环境质量达标率、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来评价,第四项可用完善了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量化值来评价。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评价环境保护目标实现形势严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五”期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没有完成计划目标。另据2007年全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全国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其中,珠江、长江

6、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全国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劣Ⅴ类水质的占39.3%。空气质量地级及以上城市三级及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9.5%。酸雨频率监测的500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占56.2%。工矿企业“三废”对农田土壤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视。环境质量达标是评价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务实标准,环境质量不能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是环境保护目标未能实现的客观反映。1.1.2未实现“并重、同步、综合”是制约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根源所在导致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的直接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造成大气、水、土

7、壤污染物指标超出功能区达标要求;而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超出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又直接导致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可用EI指数评价)。上述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理念上未能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并重”,在发展方式上未能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同步”,在保护环境的方法上未能做到“综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现存制约因素时,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被列为首要问题。1.2是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需要1.2.1经济增长目标及目标实现的评价经济增长目标是什么?经济增长的目标是

8、满足老百姓的发展权,即政府为满足老百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