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ID:9159124

大小:66.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9

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_第1页
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_第2页
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_第3页
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_第4页
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_第5页
资源描述:

《象牙塔里的旧影——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象牙塔里的旧影一一被遗忘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李云贵湖北省宜昌市城建档案馆武汉大学是一所蜚声中外的中国一流学府。武汉人学校园是一所美丽的校园,是校友梦牵魂绕的精神家园,武汉大学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可以勾起我们无限美好的回忆。当我们每一次走进古老而亲切的校园吋,都会被一栋栋堪称中四合璧的典范建筑所陶醉。而这些古老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建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武汉大学己有15处26栋建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基木涵盖了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主体。为此,武汉大学档案馆编辑出版了《武汉人学早期建筑》一

2、书。但在武汉大学学子眼中,仍然有许多遗憾。例如,国立武汉大学除医学院外,文、法、理、工、农五院建国前均在珞珈山修建了学院大楼,而农学院大楼(雅各楼)却偏偏被排除在文物范围之外;还有建国前武汉大学修建的3个教职员住宅区,仅有一区周恩来故居和郭沬若故居被列入了文保范围;同样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学生宿舍,仅将男生宿舍列入保护名单而忽略了女生宿舍(蝶宫):与珞珈山新校舍一同建起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珞珈山水塔、东湖中学“庚子烈士纪念馆”等均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武汉大学农学院大楼“雅各楼农

3、学院为国立武汉大学时期六大学院之一,农学院大楼也是建国前珞珈山校园闪建成的文、法、理、工、农五大学院建筑之一,其历史价值不亚于其他学院大楼。农学院主楼1937年始建,因抗战爆发而停工,1947年竣工。主体三层,中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袁瑞泰营造厂建造。附楼为一幢两层庑殿顶建筑,位于主楼西南侧。农学院由沈屮清主持设计。沈屮清是建筑工程师,原武汉大学建筑设计室第一任室主任。沈先生师从廖恩钊,在恩师的带领下与男外4名测工负责武汉大学新校舍的测量绘图工作。老先生非常推崇丰子恺的岡作一一“丰子恺的岡,寥

4、寥儿笔,即可传神。建筑也一样,主张经济、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建筑的形式列在其次,只要恰到好处即可。重要的是如何在建筑上体现丰子恺式的艺术水平。”这样的设计理念从农学院大气简约的建筑构造上便可窥之一众所周知,武汉大学许多老建筑都采用绿色屋顶,农学院却是例外。根据资深武汉大学校史研宄专家吴骁先生推测,这也许是由于抗战后经费紧张的缘故。农学院延续了武汉大学建筑中西合璧的特色,采用西方经典的五段式构图方法,一座主楼,两座配楼,彼此相连。坐落在农学院西南角的两栋小房子,曾作为农艺实验室,

5、竣工于抗战前,比农学院主楼的历史还要悠久。201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成功中报为“武汉市第七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其他几个高校的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1954年12月,武汉大学水利学院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农学院大楼也随之分出作为办公楼。2000年,四校合并,饱经沧桑的武汉大学农学院大楼重新回到了武汉大学古老建筑群的环抱。为了纪念叶雅各院长,将工学部办公楼、武汉大学农学院大楼更名为“雅各楼”。武汉大学农学院的老建筑静静度过了70余年的光阴,潮起潮落,分

6、分合合,光荣和屈辱都一一走过,和比于半山庐、樱顶老图这样有一定知名度、充满传奇的古建筑,农学院的历史平静如水,却淡而有味。二、武汉大学第一教职员住宅区:“十八栋位于珞珈山南麓的“十八栋”,是武汉大学珞珈山东南山腰上的原教授住宅群,是老武汉大学第一教职员住宅区的俗称,始建于1931年,1932年建成,属于国立武汉大学的一期工程建筑。整体采用英式乡间別墅风格,每一栋建筑又都自有其特点,一共18栋,后增盖4栋。日军侵占武汉后,这里成了日军高级军官住宅,有些别墅的A部被造改成口式结构,并拆除了一栋,现剩19

7、栋(其屮15号楼前几年垮了,在第20栋和第21栋之间,原来还有一栋,不知毁于何时),但人们仍沿用习惯叫法称之为“十八栋”。缪培基在《王世杰、武汉大学与我》中写道:“洋房(十八栋)高踞山顶水塔下面,俯瞰东湖碧水,远眺前方山峦。湖滨的广袤田野铺着金黄色的油菜花,迎风摇曳,Q鹤飞翔,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晴天我循小径步行越山顶而不,绕过半山庐去法学院上课。下雨天则乘校方所备小轮车往返,交通称便。”武汉大学很多学子知道珞珈山,却不一定登过这座山;很多人知道“十八栋”中的周恩来、郭沫若故居,却不一定知道武汉大学

8、乃至整个中国学术界、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都曾在“十八栋”治学、居住、创作。当年“珞珈三女杰”之一、外文系教授袁昌英与丈夫一经济学家杨端六住于一栋;同是“珞伽三女杰”之一、著名女作家凌叔华与丈夫一时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陈源住于二栋;而第十八栋,曾是武汉大学最初三任校长一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的住处。“十八栋”,不仅指这些依山傍水的三排英式乡间别墅风格的小洋楼,更重要的是里而普居住着代表了武汉大学文化、学术和气质的多位优秀教授与作家。这些学术大家在这里生活、治学,使得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