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

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

ID:9153351

大小:71.57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4-19

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很多文人都喜欢用柳来寄托他们特定的情感。本文尝试对唐五代词中的柳意象做一番审美关照,希望从美学的新角度,对柳这一意象进行较为深层的探究。唐五代词人在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柳意象的多种美感特质,展现出他们以柔为美、以俗艳为美、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关键词:唐五代词柳意象审美取向屮图分类号:1207A1009-5349(2017)13-0088-02“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所以作者在传达市美情感时自然要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意象,从作者选择的审美意象可以看出他们的审美趣

2、尚。一、柔美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意象不可避免地会将作者的主观情意融入其中,所以审美意象的选取也就必然成为作者审美趣尚的映射。朱光潜先生就曾以“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两类典型的审美意象来概括阳刚、阴柔两类不同性质的美。柳自从作为一种意象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诗经?采薇》后,它的袅娜姿态、柔弱内质便永远刻在后代文人墨客的心里。很显然,柳是阴柔美的典型代表意象,无疑属于“杏花春雨江南”的意象系列。在唐五代,有大量词作含有柳意象,甚至有不少词作以之为词牌名,如《杨柳枝》《柳枝辞》等,由此可见,唐五代士人对柳这一极具阴柔美的意象格外青睐。在唐五代词中,借柳婀娜之态、柔弱之内质来营构柔

3、婉意境、传达柔情的词作不胜枚举!如:皇甫松的《梦江南》“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华吹笙。”“桃花柳絮满江城”,梦中的秣陵有满城的桃花、柳絮,红绿交相辉映,春景如此动人,与下句“双髻坐吹笙”梦中安静的女子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景美、人好的梦中春景图。本词中“柳”和“花”意象组合,意境柔婉,将梦者的感情融注在画面里,表达得极为婉转含蓄。温庭筠的《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中柳被人格化,袅娜无力地下垂着,好似那刚刚送走了情人、毫无头绪的女子,此时的柳与女子达到了物我同一的状态,被移注了别离之人的柔情。细细品读,不难看出,这些词作的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唐五代士人对

4、阴柔美之崇尚。柳作为一种柔美的意象,被高度频繁地用于唐五代词中,用以营构柔婉的意境,传达士人们的柔情。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柳意象是唐五代士人们审美选择的结果,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唐五代士人们以柔为美的审美趣尚。二、俗艳美唐五代士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柳具有柔之特质,所以频频借柳传达内心的柔情,并且体现了他们重要的审美取向即以柔为美。但以柔为美并不是柳意象所提供给我们的唯一审美取向,从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运用还可以发现士人们另一个审美取向一一“俗美”,在中唐至五代的词中体现得尤为明敁。柳意象中所展现的以俗为美,主要表现为以俗艳为美。因为词在创作初期的内容以描绘男女相悦的情事以及

5、荒淫享乐的景象为主,所以词形成了“香艳”的特点,“词为艳科”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艳”,实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是由词“好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从柳本身的形象看,其主要特点是垂曳,因其具有纤细的外表、娴娜的风姿以及柔弱的内质,所以后来常常和女性联系在一起。唐五代词作屮,就有大量作品以细长的柳来形容女性的秀眉和细腰。如王衍的《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写女子的秀眉恰似这细长的柳叶;顾?秽逗梢侗?》:“腰如双脸柳如腰”,将柳比作女子的柔软的细腰,尽显女子体态之妖娆。除了以柳比喻女子的眉、腰等局部外,柳在唐五代词人笔下己经成为女性的代名词,后甚至以特定的柳

6、喻风尘女子,如韩?的《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H青青今在否?”“章台柳”一词成为娼妓的固定代称,多次出现在唐五代词作中。柳无根,古代女性的命运也多如柳一般无根无依,嫁为谁家妇,就为谁家妻;沦为娼妓,命运则更加不堪。柳枝柔软,随风摇曳,就像女子在当时社会环境中,身不由己。柳因其无根柔软的外在特质与女子甚至娼妓密切联系,增添了柳意象的俗艳感,读者读后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充满女性气息的审美感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以俗为美的审美取向在此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和挖掘。三、悲美以上两部分分别论述了柳意象在唐五代词的运用中所展现的以柔为美和以俗为美的审美取向,这两大审美取向结合柳意象本身的特

7、质以及词体的主要特点很容易理解。而这一部分所要解读的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则需要结合唐五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去挖掘和理解,它是一种更显深刻和敏锐的审美感受。“以悲为美”向来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传统,有言曰:“欢愉之言难工,愁苦之言易好”,不少寄托愁苦之言的词作也不例外,经久不衰。缘此我们来看唐五代词中的柳意象,唐五代士人们常常把留別、离恨、相思之情寄托于柳意象,并且在表达特定的游子思乡、女子伤春主题时,柳意象也颇受创作者喜爱。从这些词作中我们能敏锐地感知柳意象哀婉悲凉的美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