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ID:9142744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_第1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_第2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_第3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_第4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硬实力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突显的今天,如何解决中国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己经成为我国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想走在世界的前沿,将必须推进实现文化现代化。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则是实践文化现代化的动力所在。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入手,通过对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进行理性的思考,阐明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必然性与原则。,供学习和研宂使用,【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必然性;原则D24A1001-0475(2017)07

2、-0047-02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人类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塑造着人类。正如刘向在《说苑?指武》中所写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可见文化是体现人与其自身、社会相关活动一切存在的总和,是塑造人们观念,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种特殊的价值观。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撑天拄地的作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2]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精

3、神上引领国民思想,指导国民行为方式的重要源泉。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华夏人们的所有行为准则都受到丫人文主义的影响,其中“仁“的思想是其最高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同吋还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文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和文化。正是由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奋斗精神和高尚情怀,为建设引领世界文化潮流的先进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资源。文化强国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其关键所在,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实现的必经之路。

4、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P.164)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我国民族精神的源泉所在,为重塑民族精神提供丫内在的灵魂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其存在的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道德至上的道德文化,如政治中“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以德代政之说;生活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情怀等,中国传统文化自始至终蕴含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

5、神、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源泉之水。在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为重构中华民族精神提供着新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性钱穆先生曾说过“政治只是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的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4](P.4)可见,政治建设与文化尤其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其自身上进行创新和现代化的转变。(一)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传统文化为其提供源

6、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极强生命力、凝聚力、兼容性和极具创造力的文化。同时它还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理论源泉。在亚洲经济迅速发展和中国在世界上的觉醒后,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备受世界的关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状况也同样被世界所瞩H,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是化解人类社会所要面临的矛盾与困难的基础保障。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一个人生境界,它所关注的也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存在问题、人与人的个人德行问题、人与社会的人生价值问题。其中不管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还是人与社会,和谐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直

7、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现在我们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以及价值五大危机的解决办法我们几乎不能够在两方文化中寻找到,但我们却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如在《国语?周语下》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妨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者钟也。夫天地成而拘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已导其气,陂塘?@库,以钟其美。是故聚而不?n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这在生态方面曾强调过幵发自然要根据自然地山川形

8、式,顺其自然才能过有所成;《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管仲也曾说过“道德当身,不以物惑”;荀子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孔子也曾说过“逝者如斯,不分昼夜”等名句直至今天仍对我们解决一系列问题,给出了帮助。(一)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