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41434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9
《浅谈艾灸及中医护理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U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患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0、露齿、鼓气和吹曰哨等动作;④闭0吋出现Bell现象;⑤鼓腮和吹口哨漏气;⑥颊肌雍疾吋可使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侧之间;注:至少需要具备以上表现中的3项,但必须具备其中①一③项。1.2材料药艾条:苏州东方艾绒厂生产;药品:甲钴胺片1.3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针刺配合U服甲钴胺营养神经观察组:常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1.4疗效评价标准使用面神经House-Brckmann量表评价治疗前后面部功能变化情况。痊愈:符合H-BI级标准,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表情肌运动吋左右两侧对称。显效:符合
2、H-BII级标准,症状和体征完全基本消失,外观静态吋左右对称,仅笑时口角轻微歪斜,鼓腮、皱眉患侧较差。有效:符合H-BIV级标准,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符合H-BV级标准,症状体征无改变。1.5疗效评定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定。1.6观察时间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和量表评估。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plUSmn;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后两组间Hous
3、e-Brckmann量表分级比较,经过卡方检验,P=0.013,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基础上艾灸在周围性面瘫的应用吋可以冇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面瘫患者表情肌功能的冋复。3讨论3.1面瘫的中医概述3.1.1病名对于面瘫的病名,祖国医学众多文献中提法不同。首见于《灵枢.经筋篇》:“卒口僻,急者0不合;热则筋纵,B不开”,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了“吊线风”的名称,而首次出现“面瘫”这一直接叙述是在清代《针灸集成》中。3.1.2病因病机面瘫的病因病机多从外感、内伤两方面入手讨论。传统认为,风寒、风热外邪侵袭手足阳经,或经络空虚是
4、引起面瘫的原因,其病理性质属于本虚标实,气血不足为病之本,风痰淤血为病之标。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而头为诸阳之会,故伤于风邪者,头面先受之,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U呙僻”,强调了风邪为致病首要原因。而风邪为百病之长,易夹杂寒、热之邪而侵袭人体致病,《灵枢.经筋》円“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驰纵缓不胜收”,认为风寒、风热侵袭面颊部经筋,以致经气运行不畅,经筋失养,收缩无力,遂发为本病。李东垣又指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认为面瘫乃患者自身气血亏虚致病,清代林佩琴说“口眼?斜,血液衰涸,不
5、能荣润筋脉”,认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面肌瘫痪失用,以上说法均认为气血不足是面瘫的致病根源。总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平素体虚,卫外不固,一旦遇到外邪侵袭面部经筋,则气血失调,经筋失养,发为面瘫。正如金匮要略所言“脉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3.2艾灸治疗面瘫的相关临床疲用3.2.1艾灸治疗的古代及现代应用艾灸是指利用艾叶等药物,点燃后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熨,借助苏温热性刺激和药物的药理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由于灸法对患处产生温热性的刺激,因此其尤擅长于治疗虚寒病证。艾灸操作简便,宜被患者接受和自
6、我治疗。《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因此被广泛运用。在PFP的治疗中,艾灸能借助其渗透作用,直达病变部位,通过腧穴将其温通助阳属性传输至五脏六腑,以此调节经络,使气血通畅,阴阳调和。《灸经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灸法专著,其中有对面瘫治疗的描述如下:“哇鼻邹眼,当灸发际,灸耳上关,灸口勿,灸颊车髓孔,灸手阳明,灸五处,效……”。《针灸资生经.卷四》有“口眼斜、听会、颊车、地仓、向右者灸左,左灸右,艾炷如麦粒大,各灸二七壮”的记录。现代也有众多医家运用艾灸法治疗面瘫。彭建等人运用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8例,病程最长1周,最短1天,多数在发病1周内就诊。取
7、穴:患侧的颊车、地仓、迎香、合谷、太冲。如冇露暗、流泪加阳谷,耳后疼痛加翳风。在所选穴位上放一块约1mm厚的生姜片,然后点燃艾条,在生姜片上温灸,在患者能耐受的温度下轮流温灸各个穴位,大约15mini次,1日2次。治疗结果:痊愈23例,占60.53%;有效15例占39.47%。总有效率100%。【3】沈美兰等人运用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21例,病程均在2个月以上,.其中最长者5年,取阳白、颊车、地仓、迎香,均取患侧。将鲜姜切成直径约为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将细艾绒搓成直径约1.5cm,高1.5cm的圆锥形艾炷,让患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