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

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

ID:9095229

大小:8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17

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_第1页
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_第2页
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_第3页
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_第4页
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践性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論《老子》「無為」思想的實踐性意義陳秀美撰論《老子》「無為」思想的實踐性意義陳秀美*作者現任德霖技術學院通識中心講師。摘要老子「無為」之應世的人生智慧,是不受「時間」與「空間」之拘限的;本文認為這位萬世的「心靈」導師,從其「存在經驗」提供一套亂世而不自傷的生命哲學,本文認為當代人亦可藉此良藥,進行個人與社會政治的省思。因此本文從「無為」之語義分析入徑,將它放置在「脈絡化」上思考,重新反省老子思想在「時代語境」與「哲學語境」中,所呈現的「實踐性」意義,再將這樣的思考回歸到《老子》文本上,進行其「無為

2、」的精神發用、「無為」的應世態度、「無為」的治國理想,以及「無為」的心靈回歸等議題,希望點出「語境」的脈絡意義,做為回歸原典的研究基礎,藉以呈現「無為」思想的實踐性意義與價值。關鍵字:老子、無為、自然性、自然歷程、實踐性17論《老子》「無為」思想的實踐性意義陳秀美撰論《老子》「無為」思想的實踐性意義陳秀美一、問題的導出「老子之學」歷來研究成果十分豐碩,其中有從哲學性論「老子之道」(如:形上學、有無論、自然觀、政治論、存有論、名言觀、虛靜觀、超越、無為、守柔、美學等);或從考據為主的「老子之言」研究

3、(如:字義疏證、論道譬喻、對比修辭的語言意涵、正言若反的語言模式、帛書老子的校釋、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郭店楚簡等版本的校釋與比較等);亦有從教育思想、人生哲學、軍事思想、戰爭思想、領導思想等議題角度做老子之學的相關性研究;以及從中西方哲學之比較性進行老子之學的研究,由此可知研究老子之學者,多面化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是引發本文研究動機的來源。此外,老子思想乃是先秦諸子思想的一環,因此檢視「老子」之學時,不能僅做孤立性思考,而是要從諸子思想間的時代性對話入徑,才能更貼近先秦諸子思想在生活實踐性上的價

4、值,換言之,探討先秦諸子之處世哲學,必須將之放置於其時代語境的脈絡中思考,從其所相應的社會、政治中,體察各家的人生哲理,面對時代「亂象」時,如何活下去是一個「存亡」的問題;如何活得「快樂」、「不痛苦」、「有意義」,又是另一個生命存在的的價值性問題。綜觀先秦諸子之學說,大體而言可分「有為」與「無為」這兩種思考面向:從「人」的角度出發的儒家,強調積極「有為」,以「仁」為中心,進而實踐「推己及人」的胸襟(懷抱),企圖以人人「有為」的力量,創造出「利他」精神之「大我」實踐的生命價值,強調共同營造整體社會文

5、化的和諧太平。此外,還有強調「兼愛」、「非攻」的墨家,他強化了儒家積極「有為」的實踐精神,以更主動、更有組織性的思考模式,來面對社會文化的亂象,如:「自私」、「貪求」等弊端,這套「有為」的思想模式,是以更具體介入的方式進行集體的生活實踐,目的也是要創迼一個「太平」的理想世界。除此之外,同樣以「有為」為治亂世的思考基礎的是法家,只是法家提出安定社會的力量的實踐者,不是「人民」而是至高無上的「國君」,認為要期待人人以「利他」為個人生命價值的「大我」實踐是不可能,因為「善」與「賢」是不可期待,也沒有永恆

6、的保證,唯有透過有為的領導者,提出一套嚴密而完整的法令體制,並且徹底去執行,才能杜絶「人心」之貪欲與善變,因此唯有藉由「嚴刑峻罰」才能化解天下的紛爭,獲得天下太平的可能。可見先秦諸子絶大多數都是以「有為」為思想論述的基礎。17論《老子》「無為」思想的實踐性意義陳秀美撰因此「道家」老子從「回歸」到人性的自然上思考,發現當時過度「人為化」的時代現象,不但沒有化解掉「亂象」,反而製造出更多「人為」的問題,因此他從「辯證」的論述入手,提出「無為」來對應「有為」的時代問題,他強調「有為」的外在事功,無法具體

7、保證「人心」的真、善、美,因此當「名言虛假」當道時,人「心」的陷溺,欲望的沉迷,造成人之「執」與「爭」的災難,因此當人人沈迷於名位的爭逐,禮教的虛應,這些對外(社會環境)的需求越多,人心的痛苦就越多,因此老子從一切問題的根源:「人心」進行救贖的提醒,強調唯有「順任自然」,人才不會在「是非」、「對錯」、「得失」、「勝敗」、「輸贏」上,不執着於「求勝」、「想贏」、「貪得」的痛苦下中,也就是說,從人心之「無為」的具體實踐,才能化解「人欲」的落空與困頓。此外,本文所提出之「實踐性」一辭,大致是放在三個層面

8、思考。首先來談「實踐」與「實踐性」的問題,「實踐」是用以指涉一個「動作」而言,一種「行為」的表現,而「實踐性」是指所實踐之「動作」或「行為」所產生之社會文化的普遍特性,例如:祭拜時「持香禮佛」的動作,是一種用以表示對神明尊敬的實踐行為,然而此一動作並非是「敬神」的唯一行為表現;而集各種表示「敬意」的實踐動作,形成的「敬神」的文化特性,本文將此一特性界定為「實踐性」。其次,本文所指的「實踐性」,是從中國文化中「隨機而用」、「以用顯體」、「即體即用」來談「無為」思想在「作用層」上意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