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93812
大小:1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7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纲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背景:1、国际方面: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2、国内方面: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3)邓小平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合作探究1】阅
2、读下列材料: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资金是不可能的。”请回答: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理论上:实践上:(二)过程:1、经济特区的创办:(1)概念: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6(2
3、)创办:①②③【合作探究2】指导学生阅读P58学思之窗,回答:①上述材料表明,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样的倡议?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②继深圳特区后,我国又先后创办了哪些经济特区?③为什么首先选择这四个地方来创办特区呢?【合作探究3】1979年4月,在讨论经济特区名称问题时,邓小平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回答“陕甘宁就是特区”的含义是什么?从地理位置、性质和作用三个方面比较两种特区的异同。思路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比较问答题,明确比较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良种“特区”,把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与现在的经济特区相比较,题目已经给出了比较点,只要能够对战比较点进行对应
4、的概括和总结即可。(1)含义:(2)地理位置:性质:作用:(3)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合作探究4】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4)影响: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②经济特区利用有利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国际为导向,扩大外贸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③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合作探究5】显示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和1988年设立的海南经济特区的开放前后的图片。在比较中让学生认识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开放沿
5、海港口城市:①时间:1984年②城市: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获得了经济特区的部分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③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6【合作探究6】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①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②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①时间:1985~1992年②区域: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
6、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合作探究7】阅读P59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思考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④意义:(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①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②特点:【合作探究8】经济特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区别①在管理体制上②在经济结构上③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上④在减免关税上⑤在地理特征上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的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
7、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面积556平方千米,是上海面积的1/12。在过去,“浦东”这个称谓仅表示其位置在黄浦江以东,与上海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地图上没有任何标志。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以至于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1)目的:①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