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

ID:9092314

大小:1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7

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_第1页
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德育过程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姓名:李倩系别班级:外语系10班学号:09681014中国传统德育把德育过程概括为知、情、意、行相结合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德育过程的实质和规律。当代德育理论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又由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等四个因素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国传统德育虽然没有提出品德概念,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品德要素思想。诚如我们前面所说,孔子主张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认识,强调“知德”、“知仁”、“知礼”、“知道”,同时提倡诗乐化的情感教育,所谓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孔子也作了专论,如提出“磨而不磷”“涅而不淄”,“躬行君子”、“敏于行”等。  后世许多教育家都继承并发展了孔子这种重视知、情、意、行品德要素思想,重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并使之一体化,从而形成我国古代德育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一传统同西方当代德育模式相比,具有其鲜明特色。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一传统的当代价值,把德育过程视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重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位一体的教育。  在道德认识教育上,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强调体知与悟知的中国德育传统。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真善美

3、合一,道德成为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个人的理性只有在道德关系中体现出来,伦理理性限定了“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教育是通过认识外在礼义规范返回自身的“天理”,即血缘亲情的过程,道德是先天之理在心中的激活,先验的必然之理是万物产生发展的本体,“三纲五常”是不可超越的。对先天之理应采用体知、悟知的认知方式。因此,与当代西方德育模式偏重理知不同,中国德育传统强调体知与悟知。中国德育传统强调体知与悟知的道德认知方式虽然限制或阻碍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纯理论科学的发展,但有益于增进道德的可接受性和内化性。体知是个体经验作直观外推的认知方式,用推己及人的

4、方法来把握世界,强调对道德规范通过主观的道德认知而认同,而不是出自外界的强制,十分重视道德的内发性。中国传统德育在道德认识教育上,十分重视这种道德认知方式,一贯强调从个体经验来理解他人或推己及人来达到道德认识的目的。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在道德认识教育上,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械灌输、空洞说教的做法,存在着“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我替你思考,只要你听话,照我说的办”的情况,忽视了对现有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主观的认知和认同。批判继承强调体知的中国德育传统,显然有助于这一状况的改进。  悟知,就是直觉。道德直觉也是一种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对一定的道德价值体系、

5、道德理论知识的非逻辑的、直接的、整体的和无意识的把握方式和反映形式。中国传统德育十分重视这种道德认知方式。儒、道都明确强调道德直觉的培养。它们所主张的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诱发人们心灵中的不求反思,只求“豁然开朗”的道德直觉能力。在宋明理学那儿,这个传统被发挥到了极致。然而,我国德育理论对儒家、道家关于道德直觉及其培养的传统没有能很好地继承和发展。道德直觉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塑造其主体性的道德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视道德直觉的培养。  在道德情感教育上,我们应该批判继承注重“爱人”和“自重”统一的中国德育传统。中国德育传统,特别是儒家德育传统

6、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一方面重视诗教和乐教在完成人的德行中的作用,主张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情感教育,使人能爱人,另一方面又主张压抑、控制和调节人的自然情感,使人能自制、自重、自尊,所谓“喜怒不形于色”。中国德育传统强调道德情感上的“爱人”和“自重”虽然容易压抑自我,使人谨小慎微,但有利于人际和谐和自尊自强。当代西方德育模式在关心自我的同时,关心他人也有所增进。西方在强烈的物欲、私欲狂热降温后,也越发意识到人际对自我的重要,人我观得到一定的改善。彼得·麦克费尔和在英国公立学校德育课程设计委员会中的同事们创立的“体谅模式”,是西方当代德育强调注重关心他人和关心

7、自我的典型代表。根据《英国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方案》,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们著了《生命线》丛书,该丛书的教师参考书为《学会关心》。麦克费尔认为:“道德教育应集中在研究一个人自身和与其他人有关联的一般作风上。”确切地说,《生命线》丛书试图表明:为他人生活是值得的,是有一定目的的,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为自己而生活。简言之,麦克费尔的观点是,德育必须使学生至少在兄弟般友爱的意义上,能够给予爱或接受爱,突出了人我统一性。西方的这种思想进步预示着中国道德情感教育传统在未来物质文明发达时代仍具有生命力。  在道德意志教育上,我们要批判继承注重自觉性和顽强性培养的中国德育传统。

8、道德意志教育是儒家德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