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

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

ID:9087812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7

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_第1页
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_第2页
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_第3页
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_第4页
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野钟乡旅游资源简介一、地理概况野钟乡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县东南部,北盘江北岸。地处东经104°56′,北纬26°15′之间,乡政府驻地距离市中心80公里,距县城66公里;最高海拔2300米,最低海拔668米。最高气温32℃,最低-8℃,年均气温13℃,年降雨量1239毫米,无霜期257天。全乡现有4999户,20600人,居住着汉、彝、苗、布依、仡佬、穿青、白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66.8%。“野钟”名字来源于野钟村山上有一深洞,长年滴水,凝结为钟乳石,形态如钟,洁白如玉,人称“玉钟”,“野钟”为“玉钟”谐音,相传国家一旦将有重大变故

2、发生,该钟则会自鸣,自鸣时声音洪亮,十几公里之外仍能听见,大地因声音共振引起地面颤动,当地村民称最近一次自鸣是在1976年。二、历史-6-关于野钟的最早记载为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距今有639年历史),因产银(铅盖银)而见诸于记录,当时的名称为猴子厂,范围包括大猴洞、二猴洞、三猴洞、黑风洞、藤桥洞。明朝时起,猴子厂作为流放之地,目的为充实锌矿的冶炼开采人员,当时人口达万人左右。从明朝元年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随着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正是由于以猴子厂为代表的人和洞(杉树林)、穿岩洞(今青山)、落银厂(今南开

3、乡)等地铅锌冶炼的兴起,又因开采、转运黑铅,清政府建水城厅,移大定府通判驻水城,划大定府亲辖地永顺、常平二里属水城厅管理,这就是后来水城县的来历。清朝雍正、乾隆、嘉庆为鼎盛时期,史料记载,当时有矿工、冶炼工人近十万之众。有黑烟滚滚,飞鸟不能逾越之记载。清朝末年时曾因矿井坍塌发生过一次矿难,死亡人数达八百多人。从清道光开始由于战争连年加上瘟疫,铅锌冶炼、开采规模日渐衰颓。民国时,由于战争需要,有过一段较好的发展时期。1935年4月20日,红军第九军团长征路过此地。在野钟虎跳石(竹竿桥)渡过北盘江,红军摆脱了国民党中央军、黔军的追赶。也是红九军团在

4、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频频见诸于各种回忆录、党史资料。这个时期,野钟乡还有一个军械厂和一个造币厂(有军械加工厂遗址和连版铜币实物,地名叫大硝洞)三、峡谷北盘江野钟大峡谷全长16公里,高100至1400米,平均宽度60米,峡谷内古木参天,林木葱郁,为贵州省黑叶猴保护区。野钟峡谷地处乌蒙山脉中段,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阶梯过度带,黔中高原向滇东高原渡过斜坡上,属扬子准台地上扬子台地褶带,地质史上曾屡遭海水侵袭,沉积了自泥盆系字至三迭系的碳酸盐岩盖层,经历了燕山运动等十余次抬升运动,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峡谷内水急坡陡,河流下切400到100

5、0米峡谷两边垂直而下,呈“U”-6-字形,甚为陡峭。是整个北盘江峡谷垂直切割最长、最深的峡谷。在水的化学物理作用切割下。峡谷两面沟壑纵横蔚为壮观,峡谷成两级状,第一级为江面至锌铅村保护站一线,沿公路展开,距江面高差700至1200米左右;第二级为锌铅村保护站一直到山顶断面,从第一台阶垂直爬升200至400米左右。峡谷内有明清时期古铅锌矿开采遗址—大猴洞、二猴洞、三猴洞、藤桥洞、古采矿栈道、大楼梯、卖水坝、将军台、犀牛洞、菩萨塑像,以及自明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各种冶炼遗址,包括近代的马鞍炉、爬坡炉、马槽炉散布在宽400米、长12公里的峡谷第二台阶上

6、,峡谷第二级台阶上悬崖上端还留有旧时躲兵洞十几处。峡谷内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黑叶猴258只,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灵猫、白腹锦鸡、斑羚(俗称岩羊)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北盘江野钟河谷山地,发育了走廊式河谷山地季雨林。在地带性植被中,嵌入了非地带性植被。因峡谷开发较早,目前残存树种有:桑树大果榕、无患子科复羽叶栾树,及热带稀树草类型次生树种,如木棉科攀枝花、豆科楹树、大戟科佘甘子、芭蕉芋等。还有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二级保护植物棕竹、岩豆。北盘江大峡谷—-6-野钟段是整个北盘江峡谷核心区,2006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组到我乡进

7、行实地拍摄,拍编成两个专辑,即:1、穿越死亡大峡谷;2、寻访黑叶猴。中央4台面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播放,对我乡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极大推动作用。随着光照电站的水位上升,野钟段水位上升10—90米,对北盘江大峡谷开发创造许多有利条件,让游客能尽情地观赏峡谷风光。北盘江峡谷红岩脚处有含28种微量元素温泉,地表水37℃,经化验,符合标准,等待开发进入市场。四、民族野钟大峡谷原土著民族是仡佬族,宋元以后,随着战乱不断,仡佬族逐渐离开消亡,仅留下诸如“仡佬寨”等地名和相关传说。宋末元初,苗族、彝族,已成为野钟的主体民族。明朝以后,逐渐有布依族逆水迁入

8、、康熙3年(公元1664年),吴三桂伐水西宣慰使安坤,同年四月双方激战归集黄河野钟土司战死,战乱后彝族同胞数量锐减。沿野钟乡北盘江沿岸居住的多数是布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