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9086

大小:463.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04-11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总论1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2主管单位1.1.3建设单位1.1.4法人代表1.1.5项目性质新建,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6建设地点张家口市黑龙山林场1.1.7建设期限一年1.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该项目的建设,一是使仅有的森林资源得到相应的保护,使林场以伐木为经济支柱向以森林旅游为经济支柱的转变,走向全新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向,从而带动林场职工及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二是能够进一步涵养水源,保护北京饮用水源头。321总论开发森林旅游可推动当地主导产业由养殖业向生态旅游业转型,从而可

2、有效地涵养和保护京水源头的生态环境,保障北京市民的生活用水数量和质量。三是满足北京及其周边人民的休闲度假需求。黑龙山森林公园是原生态休闲旅游圣地,每年游客中60%来自北京市,适应举办中小型会议,以及生态保护等公益活动。四是培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地理位置优越,可与周边景区一同形成环京津周边生态旅游带精品线路,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五是推动张家口市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公园加快建设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成生态旅游示范性龙头企业,带动张家口市生态旅游快速发展。1.2编制依据1.2.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3、持法》(2011年3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18日);(5)《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3年12月27日);321总论(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1998年4月修改);(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

4、法》(1997年8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1.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第5号令公布,根据2005年7月《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1.2.3规范性文件(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水保[1994]513号);(2)《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

5、规定》的通知(水利部水保监[2001]15号,2001年6月6日);(3)《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0]38号,2000年11月26日);(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水利部321总论水保[2004]332号);(5)《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03]第79号,2003年3月4日);(6)《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第89号,2003年3月5日);(7)《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6、(黔府发[1998]52号);(8)《河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1994年8月18日);(9)《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保监[2005]22号)。1.2.4技术规范(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5)《水

7、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5775-1995);(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96);(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321总论(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土保持图例图式》(SL73.6--2001);(10)《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年6月);(1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1.3可行性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设使当地森林资源在以保护的前提下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为北京市民及我市人民提供了良

8、好的旅游度假场所,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林场和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具有较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3.1生态效益a、切实有效保护了京水源头生态资源,加大了涵养水源能力。b、通过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