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观音菩萨三十三化身全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观音菩萨三十三化身全图 观音生日每年共有三次,即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日及九月十九日,相传二月十九日是观音降生之日,六月十九是观音得道升天之日,而九月十九是观音正位,立愿普渡众生之日. 农历二月十九,一般会称为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 农历六月十九,一般会称为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 农历九月十九,一般会称为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相传古代有一个小国,叫兴林国,国王生了三个女儿,幼女妙善自小慈眉善目,生得一副好心肠,特别讨人欢喜.妙善的母亲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妙善独自在房间思考,要是让世人都摆脱死亡的痛苦那有多好阿,忽然屋子
2、里金光四射,佛陀现身对妙善说"在遥远的须祢山上有两件法宝,分别是白玉金瓶与白莲花,如果你能取之加以修行,就能修成正果,普渡众生",妙善与她的好友永莲收拾好行装後,就往须祢山出发.一路上佛驼化身饥饿的乌鸦,受伤的野人考验妙善的善心,妙善把自己的乾粮分给饥饿的乌鸦,把自己的鞋子分给脚上受伤的野人,自己却挨饿受冻,光著脚走到了须祢山顶上,当时正值冬天,北风呼呼地刮著,妙善的脚都被石头磨破了.佛陀被妙善的善心打动,将白玉金瓶及白莲花交给妙善,并说"等到白玉金瓶中生出水,水中又生出杨柳枝之时,就是你得道生天之日" 妙善回家後正式出家,把
3、白玉金瓶供放在佛像前,把白莲花供放在水池里,每天都有大批的善男信女到庙里供奉这两件佛器,当时庙里有一个叫沈英的顽童,听到妙善要让空瓶生水,水中长枝,就想作弄她,沈英趁著庙里没人,把白玉金瓶倒满了水,又在水上插了根杨柳枝,就在这一刹那,天空上传来了天籁般的乐声,池中的白莲开的像车轮般大,妙善闻声见状,就把白玉金瓶拿在手中,赤脚站在白莲上,白莲花徐徐上升,妙善得道升天,称为观音,而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十九日,昔日的好友永莲与顽童沈英就成了观音旁边的金童玉女. 人们为了记念观音得道升天,就定了这天为观音诞.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很多信众都
4、会在这天特意选购一串佛珠,诚心向观音祈福,并在佛像前戴上佛珠,除了有观音赐福的意思外,也祈求观音的佛法可以加持在佛珠上,时刻提醒自己为善不为恶的念头. 在佛教文化中观世音菩萨的意思是“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苦难众生只要诚心念诵观世音的名字,菩萨就能立“观”到这个人的声音并会马上前去拯救,给他解脱苦恼”。在我国观音名号的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简称“大悲观世音菩萨”。佛教中的“慈悲”有其特定的内容,“慈”指“与乐”,“悲”指“拔苦”。大乘佛教认为,观音菩萨为了广化众生,经常要示现各种现象,称为"普门示现",一
5、共有三十三种化身。 1、杨柳观音:右手持杨柳,踞坐岩上,手持净瓶。 杨柳观音又称圣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也是观音菩萨第一次显化之身。相传中州地区民风败坏,致使天怒人怨,旱灾严重。观音菩萨知道后,便前来点化民众,显现真身,并从玉净瓶中取出杨柳枝,醮着甘露洒向四野,顿时天降大雨,解除旱情。表示观音菩萨对众生怀有慈悲之心,众生如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诚心改过,就会得到菩萨的原谅与仁爱。 2、龙头观音: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 龙头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相传东海有一种头像龙身像龟的怪物经常危害人间。观音
6、菩萨知道后,大发慈悲之心,决定为民除害,便来到东海将怪物降伏,并跃上龙头怪物的背上现出宝相。于是,从此过上了太平日子的百姓便塑了一尊脚踏龙头怪物的观音菩萨像供奉起来。表示观音菩萨法力无边,乐于为民除害,保佑众生安居乐业。 3、持经观音:骑坐岩上,右手持经卷若读书,也有一说释持经为声闻身。 持经观音又称读经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相传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浙江临安有个叫钱戮的人便招集乡勇,保卫家乡,但他怕背上“犯上作乱”的罪名而不敢起兵。观音菩萨便托梦指点钱戮,并要他二十年后到天竺山接受点化。钱戮依言起兵,并建立了吴越国。他如
7、约来到天竺山,却只见到一个坐在石上念经的僧人,钱戮知道缘由后,便在那里建了一座看经庵,内奉一尊观音持经塑像。表示只要众生心怀天下,就能成就天下大事,只要众生多积功德,观音菩萨就会保佑众生心想事成。 4、圆光观音:身后有火焰圆光,大放光明。或释圆光为《普门品》中“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相应。 圆光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相传闽南有一山村,人们以打猎为生,但山中有一只怪兽经常趁人们进山打猎时到村子伤害小孩。观音菩萨知道后,便化身一个小孩来到村口,等怪兽进村伤人时,现出身后烈焰闪烁的宝像,将怪兽降伏。表示
8、众生只要临危不乱,树立必胜信念,观音菩萨就会保佑众生解除灾难。 5、游戏观音:五色祥云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与《普门品》中“或被恶人受,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相应。 游戏观音又称三面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