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

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

ID:9083308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6

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_第1页
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_第2页
资源描述:

《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有感于鲁迅先生的“吃人”文化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由于长期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浸染,在观念上同样以这套思想来对待他们自身。因而从这个阵营中萌发新的思想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而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把新的东西拒斥为异端,自觉不自觉地维持着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社会。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是“吃人”,不觉醒的广大人民群众,又何尝不是心甘情愿“被人吃”?“奴才心理”“逆来顺受”“从众心态”“天命观”等等,折射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承载的巨大负荷!我们可以看到:“吃人”不仅具有巨大的同化性,而且还可能具有普适化的全民参与性,在

2、《狂人日记》中“吃”与“被吃”是一张撒下的天罗地网,它不是局部的存在,而是一种谁也逃脱不掉的普遍生存境遇。不论是吃人的人,还是被吃的人,本质上都是被家族制度和传统礼教所吞噬。而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它的隐蔽性,害人的行为多以“仁义道德”为掩盖,正如“狂人”的发现:“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经过研究,才会明白,“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即便是吃了人,还要立下堂而皇之的名目来遮羞,易牙蒸了自己的儿子,给桀纣吃。易牙蒸子得到的是“忠臣”的名节,

3、儿子顺从父亲而被蒸就是孝子。这种行为的依据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由于长期被礼教所愚弄,吃人的人没有罪恶感,被吃的人没有痛苦。没有人怀疑、指责这种罪恶,人人都认为“从来如此”。和狂人相同的命运,孔乙己也是一个被吃掉的人。孔乙己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读书人,但在科举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得折磨下默默死去。孔乙己是一个可笑的人,我们读《孔乙己》会笑,但是我们笑了之后不会恨他、恼他、讨厌他,我们会同情他。孔乙己是一

4、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封建科举制度给吃掉了。科举制度本来是一套非常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的初期是极有生命力的,为无数有才华的青年提供了人生的希望。但是任何一套体制都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后来这套体制就僵化了,许多人就日夜背那些八股文,其实没有真正的本事,没有真正的思想,最后就变成孔乙己这种不了解社会、不了解时代,就钻研那个“回”字有四种写法,变成一无所用的人。这样的知识分子于世无补,他却觉得自己很有学问,但这个学问跟别人没有关系,跟时代没有关系。在孔乙己被吃的悲剧中,科举制度固然是始作

5、俑者,社会上的民众亦是帮凶,包括咸亨酒店的老板、伙计及那些酒客。《祝福》相较于《狂人日记》、《孔乙己》,还是一个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还是一个吃人主题的延续。祥林嫂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时代的贫苦农民,同样是被那样一个社会吃掉的。祥林嫂之死是很凄惨的。那么,杀死祥林嫂的凶手,究竟是谁?除了鲁四老爷,鲁镇的其他人在祥林嫂的死亡中也发挥了一些作用。祥林嫂第二次守寡后,迫不得已又回到了鲁镇,还是到鲁四老爷家当仆人。可是周围的人对她的看法变了,周围是些什么人呢?主要不是地主,是镇上普通的老百姓,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看不起她,而且把她的痛苦当成自己

6、赏玩的材料,不断地勾引她,强迫她讲述自己悲惨的境遇。这些冷漠、残酷的鲁镇老百姓一次又一次地不厌其烦地将祥林嫂刚刚结痂的伤疤重新揭开,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无聊时的谈料,丝毫不顾祥林嫂早已被他们刺得千疮百孔。小说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作者“我”。当祥林嫂临死时,问“我”一个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我”面对她的提问,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好回避了。“我”的逃避态度让祥林嫂彻底崩溃了,她已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也没有死的勇气,因为和她一起在鲁四老爷家帮工的柳妈曾经恐吓她:因为生前嫁过两个丈夫,将来到阴间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

7、罗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从鲁四老爷、鲁镇的普通老百姓,还有作者“我”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待祥林嫂在精神以及灵魂的态度。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从精神上、灵魂上残酷地虐杀了祥林嫂。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结束语:家族忠孝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部分组成,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中,自觉地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历史要求相适应,在稳固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坚固,忠臣、顺民、节妇的追求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于是,无数像狂人、孔乙己、祥林嫂这样的人就被封

8、建社会和它的忠臣、顺民们给无情得吞噬了。(百度文库摘录整理)我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由此想到了一个民族之所以长久源于这个民族的文化,来源于这个民族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它们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基于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