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

ID:9078812

大小:242.1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6

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_第1页
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_第2页
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_第3页
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_第4页
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22T 1191-2011 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40B65备案号:36340-2013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191—2011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ofecologicalrestorationofnaturalsecondaryquercus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mongolicaforest2011-06-30发布2011-06-30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191—2011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

2、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长白山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归口并管理。本标准由长白山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绍先、黄祥童、赵伟、金慧、邵天玉、黄利亚、张睿、尹航、秦立武、赵莹、崔凯峰、李晓杰、牛丽君、肖影。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I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191—2011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白山区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的术语和定义、恢复目标、恢复树种选择、恢复措施、后期管护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长白山次生蒙古栎林分布

3、区生态恢复与重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LY/T1572—2000东北、内蒙古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天然次生蒙古栎林naturalsecondaryquercusmongolicaforest原始林由于长期反复的干扰,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发生树种更替,在次生裸地上形成的以蒙

4、古栎为优势种的次生森林群落。3.2生态恢复ecologicalrestoration对经过自然和反复人为干扰的退化次生森林群落,通过人为定向培育,恢复成为具有地带性顶级植被生态功能的过程。3.3生产力等级poductiveforcerank根据天然次生蒙古栎种群立地条件下的土层厚度划分生产力等级。即:土壤厚度10cm~30cm为一级;土壤厚度5cm~10cm为二级;土壤厚度≤5cm为三级。3.4林分stand群体林木内结构特征相同的森林。3.5主林层upperoverstory当森林演替到一定阶段时,处于最上部的层次群体为主林层。3.6亚主林层subdomina

5、ntoverstory1DB22/T1191—2011在复层异龄混交林中,平均高度低于主林层15%~20%的层次群体。3.7演替层successionlayer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在复层异龄混交林中,高度≥1.5cm,低于亚主林层的层次群体。3.8更新层regenerationlayer在复层异龄混交林中,演替层下高度<1.5m的幼苗或幼树群体。3.9林隙forestgap2在林内由于人为或自然力形成的仍保持森林环境特点的空地,面积为25m以上。3.10霸王木wolftree居上层林冠,冠形庞大,树干分叉多节,既无培育前途又影响相邻木生长的林木。3.11平

6、茬复壮evenstubblerejuvenation对萌蘖能力强的灌木、乔木树种,采取平茬措施,扩大繁殖速度。4恢复目标恢复相应立地条件下的原生林型。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5恢复树种选择5.1坚持恢复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一致性,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5.2根据恢复目的选择树种(含品种,下同)。5.3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的合理搭配,选择多树种恢复。6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生态恢复技术6.1天然次生蒙古栎林类型划分6.1.1蒙古栎矮林类型多是经过反复破坏的矮柞林,平均树高3m以下,分布在山中的上腹或岗脊,坡度>16°,土层瘠薄干旱

7、,黑土层厚度为5cm~10cm。6.1.2低密度中幼林类型多分布在阳坡、半阳坡的中下腹和半阴坡、阴坡,坡度<20°,黑土层厚度为10cm~30cm,单位面积株数低于经营密度标准的实生或萌生中幼龄林。6.1.3老龄过熟林类型多分布在山脊或坡上部的阳陡坡,坡度>20°,黑土层厚度<5cm,土壤干旱瘠薄,林龄在70年以上。2DB22/T1191—20116.2苗木种类红松Pinuskoraiensis、紫椴Tiliaamurensis、白桦Betulaplatyphylla、大青杨Populusussuriensis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春榆Ulmusjapon

8、ica、鱼鳞云杉Pic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