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父亲特殊的教子方法

梁启超父亲特殊的教子方法

ID:9073319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梁启超父亲特殊的教子方法_第1页
梁启超父亲特殊的教子方法_第2页
梁启超父亲特殊的教子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梁启超父亲特殊的教子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梁启超父亲特殊的教子方法梁启超不仅堪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坛的一位风云人物,还以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功力,斐然的学术成就,无愧于一代学术大师。成长为这样一位巨星,自然有很多因素,但童年时期严格的家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从梁启超父亲用"对对子"的方法教育儿子就可见一斑了。  梁启超的童年教育是在祖父和父母亲的直接教导下进行的。四岁,在母亲的教导下识字;五岁时,就在父亲和祖父的教授下,学习《论语》等儒家经典;六岁,读完了《诗》、《书》、《礼》等五经;七岁,就能作诗缀文;八九岁时,就能够作八股文,并能写出文理通顺,洋洋千言的文章,对于这段经历,梁启超在《哀启》一文

2、中说:"先君子取幼子最见钟爱,传家学独劭……不孝启超、启勋及群从昆弟自幼未尝出外就传,学业根底,立身藩篱,一铢一黍,咸禀先君之训也。"正是在这样的家教之下,梁启超童年时就常表现出惊人的学识,被人称为"神童",因而才华早露的梁启超深受梁氏家族的宠爱。尽管如此,梁启超的父亲对他从不溺爱,只要犯了错误,或言语举动稍不注意,便会立即受到严厉的批评。  据说,梁启超十岁的时候,为了让其开阔眼界,多见世面,他的父亲便带他到家乡新会县县城会城镇,晚上入住一位名叫李兆镜的秀才家中。对于初次走出乡村的十岁小孩来说,见到城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秀才李兆镜家中有个花园,第二天早晨起床后

3、,梁启超便到花园玩耍,并帮助当时在花园剪花的园丁推着小车,走过小路后,梁启超看见花园中盛开的杏花十分鲜艳,便随手摘了几朵。这时,梁启超突然看见父亲和李秀才走了过来,害怕父亲训斥,便慌忙将摘下的杏花藏进衣袖之中。对儿子的这一举动,父亲自然是看在了眼里。于是,在将儿子带进李秀才家的客厅后,便决定用"对对子"的方式来揭穿和教训儿子。其父说出的上联是:"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本来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父亲会怎样教训自己,一直站在客厅低头不语。听到父亲说话之后,他才敢慢慢地抬起头来,一下子就看到了厅堂中悬挂在李秀才和父亲身后的一面大镜,于是,梁启超略加思索,便说道:

4、"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梁启超的父亲不动声色,正想着如何再来教训儿子,这时,李秀才却笑着说,让我也给他出上一联吧,其联为:"推车出小陌。"这应是李秀才见到梁启超在花园中为园丁推车有感而发。梁启超听后,几乎不假思索就脱口说道:"策马入长安。"听到梁启超的回答后,李秀才连声称赞道:"好啊,真是胸有鸿鹄之志!"但梁启超的父亲听后却严厉地说:"如果不去掉恶习,即使‘策马入长安’,于国于民有何益?"梁启超虽然心有委屈,但对于严父的教诲却谨记在心。  1902年,当梁启超几近而立之年时,在《我之为童子时》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为童子时,未有学校也。我

5、初识字,则我母教我。……祖父母及我父母皆钟爱我,并且责骂甚少,何论鞭挞。……我家之教,凡有罪过,皆可饶恕。惟说谎话,斯断不可饶恕。"正是在家庭的影响下,梁启超不仅具备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梁启超幼年时期接受的这种特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年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突破,俗云:"三岁定八十"、"玉不雕不成器",确非虚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渗透作用是如何在儿童时代的家教中体现出来的,现代的家庭教育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迪?现代为人父母者是否也可以从中得到某种感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