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

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

ID:9064713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6

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_第1页
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_第2页
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_第3页
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_第4页
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李白与苏轼豪放个性及风格的异同    摘要:李白与苏轼相似的豪放个性体现为:执著追求理想、人格,性情率真,风格雄奇;二人的内在区别表现在:博大境界的构成及内蕴不同,诗歌的抒情、说理功能不同,乐观豪迈的内涵不同。时代风气与信仰追求的不同导致了李白和苏轼内在的差异。无论是李白代表的唐代充满活力的状态,还是苏轼代表的宋代豁达睿智的心境,都是我们现实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李白;苏轼;豪放;差异;时代;信仰  巴蜀自古人杰地灵,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出自蜀地的诗人,作为唐、宋时代文学精神的代表

2、,在唐诗及宋词的发展史上同样举足轻重。后人对二人豪放风格的评价也非常相似:清代刘熙载称苏轼的“豪放之致”“时与太白为近”;当代李泽厚也认为在飘逸的诗风上“苏轼近于李白”。本文将以李白和苏轼性情的相似为起点,挖掘二人作品内蕴的不同,并进一步从时代精神及信仰追求方面探究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一    巴蜀地势险阻、文化风俗相对独立,逐渐形成了以道教为主、儒道并存的独特氛围,加之司马相如出蜀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李白和苏轼就很自然地把建功立业和独立人格当作了毕生的追求。李白希望自己能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3、”,苏轼也自信地认为“至君尧舜,此事何难”;在遭遇挫折后,两人仍保持着高昂的热情,李白觉得“欲济苍生未应晚”, 苏轼始终“未忘为国虑也”。在求索的艰难中,李、苏二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人格尊严:李白不畏皇权显贵,赐金放还后仍坚持不“摧眉折腰事权贵”,苏轼处于新旧党争夹缝间终能刚正不阿。苏轼评价黄庭坚时说,读其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流露出对李白高洁品格的敬仰,他在《绿竹筠》提出的“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也表明了自己对不俗境界的追求。 陶渊明的性情率真是李白和苏轼的共同榜样,热爱山

4、水风光也成为二人共有的爱好。李白总是“五岳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寻诗中宣泄的主宰自然的豪情及被世人遗弃的愤懑已超出了对山水的描绘,他张扬时高呼“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悲怆时希望“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甚至放浪到“天地即衾枕”、“裸体青林中”,情感表现恣意率真,毫不掩饰。苏轼也是追求自由、极富性情的人,他对朋友随意说笑、口无遮拦,对虚伪丑陋则尽情地嘲讽。苏轼遍览山水,自称“人间绝胜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画家、评论家的身份又使得他能更理性地领悟山水内蕴。他认为即使是同一处景致,也因

5、其季节、气候的差异及观赏者姿态、心绪的不同而富于变化,他也很善于将景物变幻和心情变化交融起来写。如《浴日亭》中“坐看”“遥想”“已觉”“更烦”“忽惊”等一连串心随物动的描绘,体现出和李白诗歌一致的主观之境。雄奇飘逸是后世公认的李白的特色,也是苏轼大力提倡的风格。“除了李白,恐怕没有人比苏轼更热衷于表现富于飞动之趣的自然景物了”,飞瀑险滩、惊涛骇浪是他们共同钟爱的意象。李白诗中山水奇险、江河浩荡的波澜壮阔,和苏轼诗中洪波翻腾、江潮怒卷的气势磅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李白的诗将大容量的词语迅疾喷吐,而苏

6、轼则“放笔快意,一泻千里”又呈现出相似的激荡、壮观的美感。苏轼在追求与李白相同的奇幻飘逸的境界时,同样选择了从虚处着手的写法:李白的诗《蜀道难》和苏轼的词《满庭芳》“归去来兮”,都通过想象、幻想同现了超越时空的历史和神话;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之中,都编织出倘恍迷离的梦境、以梦觉后的怅惘收尾,给人相同的美感体验。苏轼的词常被用来同李白的诗相媲美,刘熙载认为“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更有人将二人相提并论为“诗仙”和“词仙”。 二深究起来,看似相近的李白、苏轼的豪放个性却

7、有着本质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李白和苏轼作品中博大境界的构成及内蕴不同。在审美意象的选择上,李白偏爱宏伟壮观的事物,在现存九百八十七篇作品中,描写宏大意象达一千一百余次,又对其进行时空拓展和夸张描绘,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尔来四万八千岁”以及“燕山雪花大如席”,达到了令人震惊的效果。他善于以高处为立足点俯瞰世界,如登上庐山看到的“白波九道流雪山”的大江和“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的飞瀑,气势恢宏豪迈。李白诗中常采用跳跃性的情景组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打破时空界限的意象连接, 以

8、及《将进酒》中发想无端、转折无痕的情感突变,具有了内在的张力及气势。而这种大容量情感急速喷射时,又产生了“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般的巨大力量,《将进酒》、《蜀道难》一开篇就呈现出这种气势。唐人读书壮游结合的氛围,使得李白超人的天赋及自然感受力发挥到了极致,而这种李白式的以天分而非知识取胜的恣意表达却无踪迹可循、很难模仿。不过,除去其天才之作的百首之外,其余猝然而成的诗作就难免单调、粗糙,缺乏变化了。宋神宗说过“白有轼之才而无轼之学”,苏轼确实学识深厚:现存作品仅诗歌就达四千首左右,的内容、风格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