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56372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明清文字狱对文书工作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明清文字狱对文书人员的迫害文字狱,顾名思义,就是因文字的缘故而引发的罪案。历史上,因文字获罪的案件屡见不鲜,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专制政策的一部分,在每个朝代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崔柕杀掉秉笔直书的太史兄弟,秦朝时焚书坑儒,西汉时武帝处太史令司马迁腐刑,北魏时期崔浩修史获罪。而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更是使文化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论及数量之多,株连之广,处罚之残酷,以明清时期为最。因而,我们将明清文字狱作为研究的对象。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皇权。由于清初满清入关时时血腥屠城和汉民族长久以来的民族性,民间所谓前明朱三太子的复国势力以及白莲教等等组织的存在,当时的
2、满汉民族矛盾十分严重。同时,伴随着中国千百年来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在清朝时到达了顶峰。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导致了在各个方面对人民的控制不断加深。这种禁锢和控制在思想文化上的突出表现之一表现即为文字狱。统治者们大力提倡程朱理学,加强思想文化上的统治,束缚人们的思想。对于不利于他们统治的思想言行,则进行残酷地镇压和打击。对一切文字著述,但凡有只字片语对皇权的不敬或是有不敬的暗示,只要清朝统治者认为君权受到了挑战,影响到了自己的统治,便被视为“狂吠”、“异端”、“悖逆”,必兴起大狱,置之重典,往往一案株连数百人。如康熙初年时的《明史》案中,经过当时的辅政四大臣共同审理,主修《明史》的浙江富户庄廷鑨(
3、案发时已死)被以大逆律剖棺戮尸,凡参与编修《明史》的系列人员,包括列名参阅者,无论真假,统统受到牵连,被杀者至少在70人以上,大多为当时名士。雍正三年底,党附年羹尧的文人汪景祺因在其《读书堂西征随笔》中讥讽康熙、雍正两位皇帝,被雍正以大不敬律立斩枭示,脑袋挂在宣武门外菜市口长达十年之久,南来北往之人莫不悚然。鲁迅曾说过“文士的诗文,和尚的语录,也都不肯放过,不是鉴定,便是评选,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其实,所谓禁书不仅无涉造反,而且也不含有批评朝政的性质,只不过因其内容不符合“圣学”,就落得这样的结果。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因早年当过和尚,于是对“光”和“秃”“僧”这些词十分敏感,同时
4、又因朱元璋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所以十分讨厌“贼”“寇”等字眼。在当时有一位名叫徐一夔的杭州府学教授,因为在书中用“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来称赞朱元璋。可是,朱元璋却认为书中的“光”是指光头,“生”就是“僧”,意思说朱元璋是当过和尚的,“则”与贼近音,意在骂他是做过盗贼的人,因此就这样朱元璋下令把这位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给杀了。这样的案例在今日看来及其好笑,然而却实在的夺走了一条生命。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因所作《万寿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句被杀;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因作《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被杀等等.洪武三十年南北榜案中,考官因所进试卷中有“一气交而万物成”及“至尊者君,
5、至卑者臣”,被认为讥讽朝廷,有凶恶字而获罪。在当时最多的是因为用了“则”字。因为朱元璋认为“则”字与“贼”字相谐音,认为文人志士是在嘲笑他当过贼寇的经历。这些案例称显然是文字狱的表现,这对当时的公文文书写作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其时的文书人员都因惧怕所写的文书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鸡蛋里挑骨头”(锱铢必较),从而遭杀身之罪,因此对当时的公文文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到乾隆中期,形成了一个文字狱高潮。乾隆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查办禁书运动,搜查人们收藏的各种反清反满和进步思想的图书,所查禁书范围之广,年代之长,历史罕见。乾隆四十二年,江西新昌举人王锡侯注改《康熙字典》,因对乾隆帝的名字“弘历”二字没有
6、分析颂扬,就被定为“大逆”之罪。巡抚海成奏请将王锡侯革去举人功名,乾隆认为从罚太轻,指责海成包庇罪犯,拟斩监候,布政、按察诸使都被革职。四十三年,东台县令告发本地举人徐述夔所作诗句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到清都”等句。乾隆帝认为其诗有“兴明朝,去清朝”之意,下令戮述夔及其子怀祖之尸,并将其孙解京正法,诗集销毁,当地藩司陶易等连坐置重典。为徐诗作序的已死礼部尚书沈德潜,也被戮尸。文字狱的严厉残酷,禁锢了文人的思想,使许多文人都“以文为戒”,不敢作诗,不敢写文,即使写出来也是词不达意,文书人员在创作过程中也受到层层禁锢,整个社会处于沉默的状态。明清时期的统治者们
7、通过文字狱打击士大夫阶层,强制地使他们不能抱有自己的思想,只能听从皇帝的命令。这样的文化专制使从上到下各级官吏都变得谨小慎微,惶恐不安,人人自危。而大多数文人都以默默无闻,沉沦乡野为幸。而作为最接近君权的文书人员,更是如履薄冰,时刻担心会遭到杀身之祸。文字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特别是明清时期,文字狱发展到高潮,对社会各界的危害达到了极致,特别是对文书人员的破坏,使其一度陷入惊慌恐惧之中,更加无法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