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文学概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ID:9053598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文学概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_第1页
文学概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_第2页
文学概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柏拉图理式论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属于文学本体论范畴。柏拉图认为在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式的世界。“理式”即真理,是绝对存在,理式是万物的模型,万物是它的摹本,现实是对理式的模仿,文艺又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式”文艺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理智的迷狂这是柏拉图在“灵感说”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灵感是通过“自力”获得的

2、而不是通过凭附神力。无论迷狂,回忆还是灵感都是理性的存在方式。柏拉图的迷狂说揭示了灵感的来源和非理性特征,并极大地弘扬了非理性精神,但迷狂说在他整个理性主义体系下仍坚持了理性主义的立场。即“理智的迷狂”。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悲剧的界定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句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中的悲剧说1.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的特性---对

3、行动的模仿)2.悲剧是借由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悲剧的主角---过失说)3.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而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悲剧的作用---陶冶说)贺拉斯《诗艺》的主要思想1.继承了古希腊模仿说的传统2.提出了古典主义的诗学原则(借鉴原则,合式原则)3.阐述了寓教于乐的艺术功用4.强调了诗人的基本修养(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加强人格修养,强调天才与苦练相结合,端正创作态度)寓教于乐这是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是关于文艺特点与社会功能之间关系的概括。教,是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教的具体功效是指崇

4、尚美德,俭朴,正义,秩序,法律。教是目的,乐是手段。欣赏者总是审美体验中得到陶冶与教化。寓教于乐揭示了文艺的本质特征,一书中包含的普遍性,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即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与统一。郎加纳斯《论崇高》的主要思想1.首次从审美的范畴提出了崇高的概念2.艺术作品应当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3.强调作家的想象对艺术创作的重大作用4.提出了评价艺术作品的普遍永恒的标准《论崇高》的重要作用1.对17,18世纪的欧洲文艺思想产生过重大作用,受古典主义者青被睐又为浪漫主

5、义文学与批评提供了武器。2.郎拉加斯的文艺理论和批评实践,都标志着一代风气的转变。布瓦洛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内涵新古典主义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学思潮和艺术理论。它发源于17世纪的法国,而布瓦洛《诗的艺术》正是这种思潮和理论的全面系统的总结。其特征表现在∶崇尚理性,主张摹仿自然,拥护王权,鼓吹规范化。新古典主义诗学原则1.膜拜理性原则2.模仿自然原则3.崇尚古典原则4.劝戒惩罚的道德原则(尊爱道德原则)填空柏拉图追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主要在《诗学》中阐

6、发,创建了一个关于史诗和戏剧的理论体系。罗马古典主义时代的文艺理论以贺拉斯的《诗艺》和朗加纳斯的《论崇高》为代表。《论崇高》从审美范畴提出了崇高与风格两个概念,首次把崇高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来考察。(诗人必须先有伟大的人格才能有崇高的风格。)西欧公元4世纪--13世纪叫作中世纪,意为古典文化与文艺复兴这两个文化高峰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

7、止。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源于意大利,先驱是但丁。重要人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雅典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公元前443—前429)在“理想国”中,认得灵魂分为理智,意志,情欲三部分,分别对应智慧,勇敢,节制三种美德。柏拉图在早期写了一部美论《大希庇阿斯篇》。提出了美的本体,并与美的事物做出了截然区分。理式论是柏拉图美的本体论哲学基础,回忆说是柏拉图认识论的哲学基础。但丁的神曲主要体现在《致斯加拉大亲王书》提出了关于作品的表现形式。狮子代表淫欲,豹代表强权,狼代表贪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