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49427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浅析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读《阿Q正传》有感王李雄(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海南三亚572022)摘要:阿Q是鲁迅作品《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其形象具有典型性。阿Q的影子随处可见。本文将从《阿Q正传》的创作背景及阿Q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阿Q的语言特点,阿Q精神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毫无疑问,通过阿Q,实实在在的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的扎了中国人的脑海中。确实如鲁迅所言,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
2、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以阿Q命名的精神胜利法是主人公最突出的品性,阿Q也可以说是“精神胜利法”的集大成者,关于其精神胜利法的表现形态可谓是五花八门,目不暇接。在必要的时候让阿Q自我麻痹,自我欺骗,自我陶醉,自我安慰,自我扩张。而这种精神胜利法也并非某阶级特有的,各个阶级的人在某种境遇下都可能去运用的一种方法。关键词:阿Q正传阿Q形象精神胜利法阿Q形象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是全球的民众去探讨。欲全面了解其形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阿Q正传》的创作源自于阿Q生活的时代背景《阿Q正传》写于192
3、2年前后。最初分章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自1921年12月4日起,每周或每两周刊登一次。至1922年2月10日结束。署名“巴人”,后被作者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辛亥革命已过去整整1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正如旭日东升,方兴未艾。封建军阀政府妄图扑灭无产阶级革命火种,不择一切手段,镇压革命运动。在这种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这时的鲁迅,经过上下求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和彷徨,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
4、了。他从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不可收,连续写下《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支持了《新青年》,维护了《新青年》的正确方向。并在给胡适信中说:“至于发表新宣言,说明不谈政治,我却以为不必。”鲜明地亮出自己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4-未能忘怀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接原因。
5、辛亥革命后,鲁迅亲眼看到,虽然革命党推翻了清朝政府,但并没摧垮反动封建势力,革命者流了血,却将袁世凯扶上了总统宝座,对敌人宽容姑息,毫不警惕,固而使一些狡诈善变的投机分子钻入了革命阵营,成为新贵,残酷屠杀革命派。这些沉痛事实,使得鲁迅对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大失所望,他痛感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使中国社会依然黑暗混乱,广大人民尤其农民,仍然痛苦不堪。中国的出路何在?鲁迅无以回答。于是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这就是鲁迅所说“当日寂寞的悲哀”。然而“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让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
6、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这里说的“回到古代去”,即指北京时期的整理文化遗产,这使鲁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够冷静观察社会,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探索中国的出路。直到191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鲁迅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但也未能忘怀辛亥革命后自己的那种“寂寞的悲哀”,所以当他为新时代呐喊时,自然会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当时的事情为题材进行创作,借以总结失败的历史教训,“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就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真实目的了。确实,在那个时代,也只有借助阿Q的形象来反映整个国
7、民的劣根性,也只有把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的希望寄托在阿Q的身上。但在那个吃人的年代,他又不能够摆脱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他无法和现实斗争,因此,只有借助自我安慰来麻痹自己。阿Q的精神胜利法产生也就理所当然了。二、阿Q精神胜利法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但其核心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集中刻画了阿Q的这一性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尊自大。阿Q是个极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里,甚至赵
8、太爷进了学,阿Q也不表示推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来比你阔得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甚至瞧不起城里人。当别人嘲笑他头上的癞头疮疤时,他以此为荣,还说:“你还不配……”第二,自轻自贱。阿Q在未庄被闲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头而且要他自认为“人打畜生”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而且他还自以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