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

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

ID:9045004

大小:4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_第1页
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_第2页
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_第3页
资源描述:

《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气功、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浅谈无火(炁)之气黄高正2009.3.6从气功谈起气功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当时的气功练法可在现存的金文拓片中看到,《三代吉金文存》第二十卷中拓片《行气玉佩铭》便是一例。之后历朝历代都发展出新的气功法,但其原理不离其宗,其宗就是要内外净气合一。例如魏晋之前的《服气经》讲:「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后来道家及天台宗皆对六气深入阐释,直到清朝的《天仙金丹心法》,讲吐纳时还是练这六气,道理一样,说法不同而已。另外,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这三大内家拳法也是有名的气功,清末的

2、武术名家孙禄堂曾说:「拳术之道,始于一理…形意拳诚一,八卦拳万法归一,太极拳抱元守一。」三者都是要以意引气,以气运身,让气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达到气透拳掌,凌空发劲。除了中国本有的气功外,还有印度的达摩易筋经、达摩禅经、西藏的九节佛风、宝瓶气等传入中土,使中华气学如大海纳百川,人才辈出,这是其它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练气之功效不胜枚举,下者可却病延年,中者能起死回生,上者成仙成佛。此乃气功之所以历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但一般人知道的气功只限于以肢体动作配合呼吸调息,或把拉筋和推人等动作当作是气功的全部,而忽略了气功的心法。本文特由气学、气道与禅的关系做整体性的探讨。 气学:

3、中国与希腊「气」这个字的意思,在古代是以「气」或「炁」来表示,早在三千多年前,商朝甲骨文已经用「」来表示「气」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气:云气也。象形。」可见,早期「气」这个字是指有形的云气。关于「炁」这个字,康熙字典引用《关尹子·六匕篇》的「以一炁生万物。」这句话做解释,关尹子就是获得老子传授《道德经》五千言的那位函谷关尹。他所说的「炁」即生命生生不息的无形能量。「炁」为「无火」之意,五行之中,心属火,肾属水,心火降而肾水升,二者相交,则水火既济,其乐融融。如今「炁」与「气」二字有时大都用「气」字来表示。   在中华文化中,「气」主要有下列含义:1.  人体后天之呼吸

4、与形而上的本体;如《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2.  构成外在物理世界的无形动力。《青囊经》曰:「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3.  气与魂魄相关。《淮南子》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4.  以「气」来说明与人事变迁的关系。《梦溪笔谈·象数》:「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 约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亚拿其孟斯(Anaximenes,公元前585–525年),提出「空气」(希腊文αέρας,英文air)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说的「气」是指有形的气体而非无形的动力,不可混为一谈。亚拿其孟斯认为气的稀散和凝聚产生了世界万物

5、,万物之归结也是转化为气。由于世界的根源来自于空气,所以他认为灵魂(希腊文ψυχή,英文soul)也是由空气所产生。他可说是西方第一位探索灵魂的哲学家。亚拿其孟斯死后,希腊哲学的研究转向神学与物质极微,他的学说如昙花一现,立告终绝。   相较之下,中国在周朝时对「气」的研究已趋完备,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包罗万象,经道家、儒家及佛家陆续阐扬,并应用在武术、医药、风水、饮食、仙学、相命等方面。若论中华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唯气」论,这是与西洋的「唯心」、「唯物」和印度的「唯识」思想最大的不同处。中国最早的「气」学来自于易经,《周易·说卦传》讲「山泽通气。」是指山上草木欣欣向荣

6、之生气与湖泊的水气是互通的。这句话成为后世风水堪舆的起源。东晋的风水鼻祖郭璞在《葬经·内篇》开宗明义的说:「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基于这原则,郭璞把山水之气,坟墓之气与生者之气运连结在一起。3此外,周朝时已认为「气」会影响世运变迁。如《国语》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西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又将「气」发挥为「五行」,他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周朝对「气」的修炼做最透彻的论述者,以老子、孟

7、子、庄子最具代表性,老子对于「气」之培养与运用着重在「柔」的一面。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后世丹道修炼皆本于此。而孟子对于「气」之培养与运用着重在「刚」的一面。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养气的方法是「夫志,气之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所以后人讲「寓理帅气」,实由此而来。其实,柔与刚是一体两面,内柔则外刚,外柔则内刚,真正的气功(炁),是刚柔合一而又超越刚柔,入其无形、无色、无臭的。这是气的巧妙之处。 气道:天下一气庄子说「天下一气」,这个世界上的万物,不管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