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

ID:9038464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5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_第1页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_第2页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_第3页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_第4页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_第5页
资源描述:

《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擦掉汉字的灰尘,唤醒汉字的灵魂——试论中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改革宜昌市教研中心李祖贵从学段教学任务的划分来看,汉字教学应该是小学低年段的事情,但从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来看,要想还语文以应有的学科地位,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汉字的教学仅满足于低年段的识记是远远不够的,这既是语文的学科地位决定的,也是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汉字是最基础的文化代码,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是汉语学习的起点,是基础中的基础,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有很强的关联性。现在我们要在中小学阶段还汉字教学以本来面目,不仅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且将更符合汉语文本身的学习规律。我们的基本

2、思路是根据汉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但从根本上解决汉字的识记和书写问题,而且力求理清汉字与组词,汉字与语感,汉字与阅读,汉字与文言,汉字与文化的神秘联系。我们所将要开展的汉字教学研究,不仅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识字教学,而且将超越课程标准的现有界定,它将贯穿语文教学始终,连接语文教学经脉,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品位,还汉语文于璀璨而神秘的光辉。从仰韶文化时期起,汉字虽然经历了图形文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建国后的简化等形体演变,但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文化载体和书写符号,其表义文字的特点基本没有改变。正如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所说:“世

3、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在具体造字方法上,汉字只需要用少量的笔画即可构成表达全息形象的图形。它用点、横、竖、撇、折这五种基本笔画按照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组合关系,构成成千上万的汉字。而这种由简单笔画的组合构成的汉字,构成的图形不易混淆,表达的信息准确丰富,承载的信息量大而具有规律性,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训诂方法,是针对汉字特有的教学方法,对于了解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掌握汉语的组词和造句特点,具有良好的奠基作用,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小学汉字教学都盲目跟风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只注重读音和笔划的识记,而忽略字

4、形和字义的理解,从根本上剥离了表意文字的灵魂,把脉络清楚,形义明朗的汉字教学变得方法机械,形义混沌,这不仅是造成广大中小学生错字连篇,辞不达意,语文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更是造成我国国民普遍精神世界空虚,人文底蕴不足的病态基因。现在改革汉字教学,首先就是要利用因形释义,因义辨形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部分高频汉字(字根)的字形结构和字义起源。用萧启宏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擦掉汉字上的灰尘,让当今的孩子看到古老的光辉。”比如“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学生向来记不住,分不开,这就要从造字法来分析了。“骛”本指马奔跑,后来引申为人的追求、志向,故从马;“鹜”的本义是野鸭

5、子,野鸭子觅食喜成群,一有发现则迅速聚集,后来以此比喻盲目地热衷于某事情,故从鸟。比如“奋”的简化字把中间的“隹”(zhuī)字简化掉了,隹是什么?是候鸟,它底下是田,田代表鸟的栖息地,只有学习飞翔,奋力展翅,才能完成南北迁徙。而简化了“隹”就丢掉了奋的最本质的信息。在讲这个字的时候讲讲它的繁简演变过程,并不是要加重学生负担,而是要加深对这个字的理解。比如“步”字,在甲骨文中是脚趾朝上的两只脚一前一后走路的形象。假如两脚要从水中通过则怎么表现呢?那就再把“水”加在两脚之间,这就是徒步过水的“涉”字。如果两脚要登高呢?则又把“涉”字的水旁换成“阜”,就成为两脚登山的样子,这又

6、组成了新的会意字“陟”(zhì志),如果两脚要从高山上下来又怎么办呢?则又可以把“步”倒过来,脚趾朝下,甲骨文的“降”字就象右边的两只脚从左边的山坡上下来的样子,这又组成一个新的会意字“降”。由此可见,步、涉、陟、降等都是与脚(止)有关的会意字。掌握部分高频汉字(字根)的字形结构和字义流变,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学生区别汉字的一音多字现象。在学生书写时频频出现的错别字中,真正的错字只是一少部分,而更多的则是别字。如果把这些别字归类分析,就会发现,音近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学生从一开始对绝大多数汉字就只知其音而不明其意。让学生尽快了解和掌握部分高频汉字的字形特点和字义流变,对

7、于消灭这一类别字将起到医标治本的作用。比如“治癌”与“致癌”;“兼优”与“兼忧”;“汗青”与“汉卿”;“桃园”与“桃源”……一字之差,相去甚远。二是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的形近义殊现象。有的学生常把“采”写成“釆(biàn)”,且不容易纠正。如果我们通过字形结构和字义起源来讲解,学生对“采”和“釆”的意义和正确的书写方法就会有一个明确和深刻的认识。采摘的“采”,从木从爪,上面的“爪”是用手拿东西的样子。《说文解字》三下:“覆手曰爪”。至于“釆”是另外一个字,《说文解字》二上:“釆,辨别也”。甲骨文像兽的脚印,中间用一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