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辩证法(李江南)

学习的辩证法(李江南)

ID:9034822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学习的辩证法(李江南)_第1页
学习的辩证法(李江南)_第2页
学习的辩证法(李江南)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习的辩证法(李江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习的辩证法(李江南)(2010-10-2614:02:15)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指导学习   从辩证的角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一环。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需求、一种责任,努力成为优秀的学习型干部。如何搞好我们的学习?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从辩证法的角度,笔者想谈三个观点。  观点一:少就是多——求精  “多”与“少”是一对最朴素的辩证关系。中国有句老话:“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绝。”贪多务得、样样不精,如同“花拳绣腿”,不经用

2、、不管用,这样的学习,多也是少;学习的领域和范围相对较少,但学一桩懂一桩,学一样精一样,能派得上用场,这样的学习,少就是多。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即便是只与工作相关的各类资讯、政策、法律等,就可以用“海量”二字来形容。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对繁若星辰的各种书籍、各种知识,不可能全部学完,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必须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  要懂得书本知识的取舍。一位名人说过:“人都是自己吃出来的。在精神文化上也是如此,你吃进去什么,就将成为什么。”有的人读的是精品,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有的人读的是废品,使

3、自己变得更加糟糕。我们应当择优汰劣,多读好书,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好的学习效益。  要懂得网络知识的取舍。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宽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的学习平台。但网上的东西多而复杂,必须具有正确辨析的“火眼金睛”,不为表象所惑,不为杂音所迷,择其良者而得之。  要懂得社会知识的取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要重视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社会是个大熔炉,也是个大染缸,五味俱全,七色并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要清醒认识自我,保持定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只是个“存储器”,还要当好“处理器”,

4、要过滤,要沉淀,正确取舍在社会历练中得到的各种知识。  观点二:慢就是快——求厚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慢慢长成的树木材质最好”。学习,是真功夫、硬修为。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急躁冒进、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在学习上根本行不通。搞得不好,还会弄得“胃疼腹胀,消化不良”。细嚼慢咽、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是学习的常态和正道。  要端正态度,不功利。现在有少数干部的学习,还停留在一个“非我”的层次,没有把自己真正放进去,而是把学习当敲门砖、垫脚石,当一块个人升迁的跳板,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务必端正学习态度,

5、彻底抛弃功利思想,立足于提高为党和人民服务的能力,着眼于提升个人品位、素质与修养,真正实现学习由“非我”到“有我”,最后进入“忘我”境界的飞跃。  要脚踏实地,不浮躁。走路要脚踏实地,如果一只脚没踩实,另一只脚就抬了起来,一次可以,两次可以,多了就难免会摔跟头。学习也同样如此,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实实在在地学,虽然速度慢一些,但却记得牢靠,过得长久。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真正感受遨游知识海洋的快乐。  要善于积累,会消化。洪晃说:“知识只有消化以后才有营养,不然就是智商中的脂肪。”学习,是把别

6、人的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间接经验的过程,是一个把别人的智慧装进自己脑袋的过程,既有可能学“生”,也有可能学“死”。出得来的是“蝶”,出不来的就是“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细细消化,努力把“别人的”转化成“自己的”,将外在“知识”转化成内在“智慧”。  观点三:易就是难——求恒  老子说:“多易必多难。”其意是说,“易”里包涵着“不易”。把简单的事情坚持下来,就是不容易;容易的事情不坚持做好,往往会变成难事。归根结底,这就落到了一个“恒”字上。“求恒”有三诀:  一是“挤”。总有一些同志说自己工作忙,没时间学习。

7、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会有的。党的十七大召开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中央政治局已集体学习22次,平均40天左右学习一次,从不间断。中央领导同志操心国事,日理万机,尚能挤时间学习。坐下来反思,我们真的忙到连学习的时间都没有了吗?如果每天挤出1个小时用来学习,一年就是365个小时,日积月累,就会集腋成裘。  二是“钻”。要求真知,必须要钻到知识中去,并且要钻入到知识的精髓和灵魂中去。特别是对于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必须要钻进去学,反复读、仔细品。  三是“韧”。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8、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学习之道,同样如此。深厚学识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终身学习。我们求学,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学常新的态度、百学不厌的劲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