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导学案陈昌学

愚公移山导学案陈昌学

ID:902530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愚公移山导学案陈昌学_第1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陈昌学_第2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陈昌学_第3页
愚公移山导学案陈昌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导学案陈昌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导学案《愚公移山》导学稿教师寄语: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3、把握愚公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重难点]1、一词多义和通假字,口述故事,翻译全文,概括寓意2、愚公形象的分析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学法导学]1、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背诵。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资料链接]:【见课件显示】【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一、自读感知课文,解决生字,给生字注音.万仞(     )   荷担(     )    箕畚(  )(     )孀妻(     )   始龀(     )   穷匮(     )智叟(   )  雍南(     )   朔东(     )二、重点词语1.面山而居

3、:2.阳:3.阴:3.如太行、王屋何: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何苦而不平:7.投诸渤海之尾:三、积累文言词:1、“之”的用法(1)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4)跳往助之人称代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2、“而”的用法(1)笑而止之(2)聚室而谋(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3、“其”的用法(1)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惧其不已也(2)其如土石何?4、“且”

4、的用法(1)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5、“于”的用法4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导学案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导学案(1)达于汉阴(2)告之于帝6、词类活用毕力平险: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特殊句式(1)帝感其诚被动句(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2)①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主谓倒装②何苦而不平?倒装句宾语前置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定语后置(3)①杂然相许省略句省略主语②一厝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省略介词8、解释下列通假字。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河曲智叟亡以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四、翻译下列句子。⑴以

5、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五、探究文章内容理清“人”和“事”。1、列出人物表;2、理出人物年龄: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几岁,他去参加移山劳动,他爸爸肯他去吗?联系文中句子回答。   3、理出移山人数及困难:参加移山的共有几人?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工作艰苦吗?明确:五人:  移山之难:六、分析人物,理解内容。1、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态度:愚公妻:。智叟:遗男:愚公子孙:2

6、、讨论:愚公究竟笨不笨?智叟聪明不聪明?(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山移掉后有什么好处?山究竟能不能移走?结论:智叟:七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应移山?【小结】:愚公移山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愚公移山的成功,是古人借神力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愚公是一个克难奋进、改造环境,不畏艰难险阻,争取胜利的英雄形象。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器具简陋,却要下定决心,搬走二山。在智叟看来,愚不可及。可在愚公的雄壮驳斥面前,在“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诘问下,智叟之迂愚,

7、和愚公之智慧,显而易见了。绕道或搬家,似是聪明之举,实是就事论事的片面观点,虽显思维活跃,讲究眼前利益,却有害怕困难,屈服自然,回避矛盾之嫌。因此,学习《愚公移山》重在寓意领会,重在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智慧加汗水,万事就迎刃而解了。八、理解神话结尾4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导学案湖北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导学案讨论:愚公最终仍是靠神力才搬走了二山,不是说明他并不能完成此任吗?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愚公形象?【明确】:借助神力非愚公本意,乃是“帝感其诚,惧其不已”的伸手援助,更说明其精神力量之大。这样不仅无

8、损愚公形象,而且反衬其精神伟大。既感人更动神,神力也不过是古人想象中的超过自己的帮助力量。【课堂练习】:一、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杂然相许 (      )   惩山北之塞(      )   且焉置土石(      )  何苦而不平(      )    寒暑易节(   )      河阳之(   )(   )     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二、填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