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

ID:9008479

大小:9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14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_第1页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_第2页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_第3页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_第4页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代长安寺院与诗家咏唱耿湋《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这样吟咏:“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远草光连水,春篁色离尘。当从庚中庶,诗客更何人。”《全唐诗》卷五五五马戴《题青龙寺镜公房》也有吟咏:“一室意何有,闲门为我开。炉香寒自灭,履雪饭初回。窗迥孤山入,灯残片月来。禅心方此地,不必访天台。”在诗家心目中,佛门居所总是那样清净透彻,空明圆融。施肩吾《观花后游慈恩寺》亦有讴歌:“世事知难了,应须问苦空。羞将看花眼,来入梵王宫。唐高宗李治写过《谒大慈恩寺》诗:“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廓烟云

2、表,超然物外心。”唐宣宗李忱写过《幸华严寺》诗:“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全唐诗》卷一○三赵彦昭《奉和幸大荐福寺》诗:“宝地龙飞后,金身佛现时。千花开国界,万善累皇基。”同书卷九二李乂《奉和幸大荐福寺》诗:“象设隆新宇,龙潜想旧居。碧楼披玉额,丹仗导金舆。”卷六一李峤《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诗:“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半空银阁断,分砌宝绳连。”卷七一刘宪《奉和幸大荐福寺应制》诗:“香塔鱼山下,禅堂雁水滨。珠幡映白日,镜殿写青春。”卷一○六唐郑

3、愔《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旧邸三乘辟,佳辰万骑留。兰图奉叶偈,芝盖拂花楼。国会人王法,宫还天帝游。紫云成宝界,白水作禅流。” 岑参《题华严寺瑰公禅房》有这样的讴歌:“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东溪草堂路,来往行自熟。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从词语上看看,这首诗描写的是深山佛寺的情景动态,但你细细琢磨,就会发现,诗人思维充满禅意的羡慕,那种解脱尘世羁绊,追求无拘无束的愿望,在诗中缕缕流出。 当诗人们从心灵深处走向佛国禅境,便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世虑尘劳,享受寺院中才有的那份尘世难以企及的安谧与清净。于是,各种

4、求禅求静的心态,便从唐人寺院诗篇中缓缓释放。《全唐诗》卷四李适《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这样描写:“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轻。”《全唐诗》卷五四四刘得仁《青龙寺僧院》亦有描述:“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同书卷七九二《游长安诸寺联句·长乐坊安国寺·穗柏联句》中张希复的联句这样表达:“宿雨香添色,残阳石在阴。乘闲动诗意,助静入禅心。”诗人的禅思静想,不但使作诗的人对佛门境界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也由此增加了诗歌创作的另一种表达手法。 来到

5、寺院,学佛向禅,听高僧讲座,与禅师话语,是诗人们感悟释理、启发智慧的一种交流形式。长安诗人在这方面多有涉及。《全唐诗》卷七一六曹松《青龙寺赠云颢法师》就描写了高僧宣讲的景象,其诗云:“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又《荐福寺赠应制栖白大师》诗云:“才子紫檀衣,明君宠顾时。讲升高座懒,书答重臣迟。瓶势倾圆顶,刀声落碎髭。还闻穿内去,随驾进新诗。”同书卷五八一雍陶《安国寺赠广宣上人》也有类似描写:“马急人忙尘路喧,几从朝出到黄昏。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听得经义,悟醒人生,那的

6、确是一种宗教因缘。 诗人们在描写僧侣禅师的时候,总是喜欢赞誉佛门子弟的风雅姿态,如《全唐诗》卷二三九钱起《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这样描述:“慧眼沙门真远公,经行宴坐有儒风。香缘不绝簪裾会,禅想宁妨藻思通。曙后炉烟生不灭,晴来阶色并归空。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唐朝诗人在诗作中,经常倾诉自己对佛门的向往,甚至想象着人生转折会在禅门度过。《全唐诗》卷二七九卢纶《题兴善寺后池》为此有言:“隔牕栖白鹤,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全唐诗》卷一二九裴迪《游感化寺昙兴上

7、人山院》亦有诉说:“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这种心态的表露,在唐朝诗人中十分常见。如《全唐诗》卷六七九崔涂《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也说:“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虽然皈依佛门,曾是很多诗人的心灵愿望,但仕途进取的牵扯和现实生活的笼罩,还只能让很多诗人把禅理放在心灵之中。 有白居易《广宣上人以应制诗见示,因以赠之,诏许上人居安国寺红楼院以诗供奉》诗,就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白诗有云:“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

8、人天便作师。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