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

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

ID:9006890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4

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_第1页
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_第2页
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组织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语委,长白山管委会教育局,各高等学校: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印发了《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国语〔2008〕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厅〔2008〕1号)等文件精神,就我省参加全国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宗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通过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原创性诗词歌赋作品的征集,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

2、的节日理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提升全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作品要求1.体例不限,可为古今体诗词、散文、赋、楹联等各类文学体裁。2.篇幅:诗、词一般不超过50句,赋、散文一般不超过1500字。3.内容:对传统节日的历史底蕴有深入挖掘;以新时代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节日,发现其时代内涵;面向未来,展望中华传统如何有活力地薪火相传。三、参与对象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大中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鼓励留学生、外籍教师积极参与。四、作品报送1.本次活动首次启用网上报名系统,从即日起至9月30日期间,参赛者自行登录“中传在线—雅言

3、华章频道”(http://songdu.cuconline.cn/),进入“年度活动“栏目,在“中华赞活动简介”后,点击“我要报名”,先行注册,成为本站用户后,即可参加活动。个人信息请尽量填写真实完整,以免组委会无法与参赛者取得联系。2.注册用户进入个人信息页面后,即可报名上传作品。作品可插入图片、音频使文字得到更好的体现。但评奖以作品文字为准。3.参与者也可通过邮寄方式将报名信息与参选作品寄至组委会专设信箱(北京市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出版社“中华赞”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10)。4.作品标题中请标明主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其他】。如:【端午】端午的鸭蛋五、活动时间本次活动

4、的征集时间为:即日起至2008年9月30日止。评选时间为:2008年10月1日-2008年11月15日六、评审奖励本次活动共设古体诗词、新诗、散文、赋、楹联5个参赛组,每组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20个,优秀奖若干。国家语委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组会同评审,并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及物质奖励。优秀作品将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以及各语文报刊刊载,获奖作品由语文出版社结集出版。适于朗诵的作品还将在2008年岁末教育部、国家语委举行的“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总决赛暨颁奖晚会上展示。请各地、各校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调动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参赛率。

5、有关工作信息请及时通过snuuiw@163.com报送省语委办公室。了解省语言文字工作情况,请登录吉林语言文字网(http://www.jlyywzw.net/)。联系人:杨立兴联系电话:0431-82760337,89061677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七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