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04136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勇争一流人为先——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人才战略发展览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勇争一流人为先——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人才战略发展览胜2006-4-11回顾过去,我们欢欣鼓舞;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贵溪冶炼厂投产二十周年庆典余音未了;新一轮大发展的机遇已曙光在现。二十年的辉煌源自人才的创造;新一轮的发展更需要人才造就。上篇二十年发展,贵冶拥有了人才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培训为根本,以机制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该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培训为根本贵冶以抓培训为根本,深化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机制,积极推动人才成长,锻炼和造就了一支适应铜冶炼技术发展的员工队伍。岗位培训
2、打造专才。从1985年投产初期起,贵冶就把培训摆在所有工作的最前沿。随着二期、三期工程竣工投产,对职工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贵冶成立了以厂长和总工程师为正、副主任的岗位培训推进委员会,开展以教培科办学为基本、车间培训为主体的岗位培训,并在全国有色行业率先推出岗位培训声像教材,使岗位培训形象化、直接化。另一方面,该厂广泛开展大工种培训,使员工掌握多种技能。从2004年开始,贵冶对新进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指定专人培养,通过签订《岗位成才培养合同》,开展“一对一”帮教,使新员工快速成长。继续教育培育通才。对中层干部着重进行政治理论、工商管理、外
3、语等专业知识培训;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加大现代技术、计算机应用、日语、英语培训力度;对工人强化等级培训;对新进厂的退伍军人采取先脱产半年到一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考试合格后再上岗措施。另外,贵冶还通过企校挂钩、定向深造、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专门人才培养。多年来,贵冶选送优秀员工读大学50余人、攻读硕士近50人,脱产参加外语培训40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达到248人次以上。累计开设冶炼及机电一体化函大班3期、电大班2期,共有150人参加培训,取得学历资格。2005年,贵冶又开设40人的函授大专冶炼班。2004年,派往伊朗、泰国进行技术援助的55
4、名工程技术人员载誉归来,标志着贵冶人才培养实现了从引进到输出的质的飞跃。以机制为手段贵冶紧密结合江铜集团发展要求和自身实际,探索和创新了一套具有贵冶特色的干部管理机制,机制保证使干部队伍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拓宽选人渠道。2000年,贵冶尝试中层干部公开选拔,在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下,选拔达到预期目的。与此,各车间在工段长、班组长中也开展竞争上岗,一批群众公认思想好、作风硬、业务强的民选段长、班组长脱颖而出,为该厂储备了一批优秀的后备干部。建立科学考评机制,端正用人导向。着力构建科学考评机制,制定完善《贵溪冶炼厂中层干部
5、考核办法》,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在考核中,注重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衔接,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与干部升降、去留、奖惩紧密结合,形成了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得实惠、让安于现状者思想“不安”、四平八稳者位子“不稳”的氛围。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把好选人育人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坚持把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程序,推行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从源头上把好关,及时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业务成绩优、群众基础好的年轻人选拔任用。建立培养使用机制,促进人
6、才成长。通过对年轻干部压担子、教方法,把他们放到重点工程、关键岗位、困难单位经受锻炼,使他们成为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人才。此外,近年来每年干部交流面都达到15%以上,拓宽了干部专业知识面,使大局意识增强。不断发展的贵冶也为干部成长提供沃土,一、二、三期及新建30万吨铜冶炼工程,锻炼和造就了人才队伍,如工程建设推行项目经理制,按项目集中各专业人才,成立临时项目小组,由专业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对项目全过程负责。建立分配激励机制,营造留人环境。近几年贵冶先后出台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多种经营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办法,以业绩考核结果兑现奖励,有效稳定了
7、中层管理者队伍;以科技进步奖等形式每年对该厂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工艺改进等为企业创造巨大效益项目进行专家评定,对有突出贡献人员进行重奖,使一批技术干部找到用武之地。以活动为载体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在贵冶如火如荼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造就了一批技术革新能手。自主管理激活员工创新意识。贵冶职工自主管理活动已演变成一项具有该厂特色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近年来,活动领域不断扩展,人数不断增加、层次不断提高,成为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补充,参加人数从最初523人次发展到现在3500人次,几乎达到全员参与;发布成果从19
8、87年171项增长到2004年1480项;创造经济效益每年以10%速度递增,至今已达到1200万元/年。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每年都有成果荣获国优、省(行)优金奖。一些成果通过总结提炼形成贵冶独特的操作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