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

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

ID:8995229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   【摘要】“手机建团”作为手机系统化应用和功能开发的一次崭新尝试,所涉及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思考和破解,但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团的工作有着积极意义和探索价值。“手机建团”是经济、社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青年人群是流动性最大的群体、手机新功能开发和应用的主体,也必然成为手机系统化应用的“先锋”。“手机建团”与团的各项业务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为团的工作提供系统的基础支撑,促进共青团工作业务整合,提升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功能,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创新。“手机建团”的最大意义在于其反映出共青团工作规律,

2、而把握规律、不断创新是今后共青团工作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手机建团;工作创新;共青团工作信息化  从1987年模拟移动电话业务开始运营算起,手机走进国人的生活已经有近22个年头。在短短的22年时间里,手机迅速普及,并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今天,手机日益普及,技术不断改进,手机功能开发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共青团攀枝花市委和中国移动四川攀枝花分公司联手在全国率先推出“手机建团”项目,使用以手机为代表的个人电子终端设备和以飞信等为代表的移动即时通信技术,建立以手机为载体的团组织网络体系,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覆盖、即时联系和贴身服务

3、,打造共青团工作综合平台,是手机应用和功能开发的一次崭新尝试。  作为新生事物,“手机建团”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在工作推进中思考和破解。本文尝试对其中的方向性问题作初步探讨,并试图说明:“手机建团”代表了一种趋势,有利于共青团工作创新,反映了共青团工作规律,值得进行深入探索。  一、应运而生——“手机建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作为对手机的系统化应用,“手机建团”是技术供给和社会需求双重作用的结果。在人们经济条件明显改善的今天,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社会流动不断加剧,其产生是必然的。青年人群是流动性最大的群体、手机新功能开发和

4、应用的主体,也必然成为手机系统化应用的“先锋”。  1.手机迅速普及为“手机建团”提供了基础条件  手机应用的系统化包括空间上的系统化(众多手机以一定规则组成网络体系)和功能上的系统化(将手机承载的不同功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手机建团”首先要在空间上将团员青年的手机组成一个网络体系,其前提是大多数团员青年拥有手机。经济条件改善和手机技术进步,使手机成为众多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一般商品,并实现了通信质量清晰可靠、机器设备便携易用,从而使手机迅速成为普及程度很高的个人电子终端。1987年,中国引进第一套移动通信设备时,仅有700多个用户;20

5、01年3月,手机用户超过1亿,并于同年成为全球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2002年11月、2004年5月、2006年1月、2007年6月和2008年7月,这一数字分别突破2亿、3亿、4亿、5亿和6亿。目前,手机基本上已经覆盖了18岁以上的城市团员青年和相当一部分农村团员青年,“手机建团”已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4  2.移动即时通信技术发展为“手机建团”提供了必要条件  手机普及为“手机建团”提供了基础条件,但要把众多的相关手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还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持。目前,正式投入商用的移动飞信业务已能初步满足“手机建团”需要。该业务

6、基本实现了群内信息的即时、无缝(电脑和手机相互补充)和互动传输,为群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与过去的“短信通”相比,移动飞信实现了“质”的提升。一是在技术上,基本实现了点对群的沟通。任何用户,只要在线,就可群聊,在群内用户之间自由传输信息。二是在费用上,大大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从电脑上向群内用户发信息或手机短信,费用为0。这是移动飞信相对于“短信通”的两大突破。前一突破支持组织内的互动交流,后一突破使组织运行成本降低,两者共同作用,再辅以MAS系统支持,使组织一体化和大规模系统建设成为可能。将团员青年的手机联系在一起,组成共青团组织体

7、系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便有了技术上的保障。  3.社会流动加剧对传统组织方式的挑战催生“手机建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加很快。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万人,到1984年的2000万,又到1995年的8000万,再到目前的1.5亿左右。由于我国还处在城市化进程中,今后流动人口还有增长的趋势。社会流动性加大给组织运行管理带来新课题,许多传统的组织方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流动人口职业变换快,居住地不固定,按照原有的单位体制很难进行全程组织管理,即使采用国外普遍实行的依住所的属地管理,也往往不能及

8、时联系和覆盖,使跟踪服务和有效管理变成一句空话。社会流动加剧的现实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手段,保持与组织成员的联系。在寻寻觅觅中,手机、互联网等新的联系方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