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

ID:8979838

大小:7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3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_第1页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_第2页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_第3页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_第4页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修订稿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二)韩廷杰笔者曾于《广东佛教》2013年第2期发表文章《为黄宝生做的〈梵汉对勘维摩经〉纠谬》。上一篇文章,主要评论第一品,本篇文章将要评论第二品和第三品,黄宝生在第一品的错误,还在继续发展,比如说第二品开头有一句话pratilabdhaksāntika支谦译为“得法忍”,罗什译为“得无生忍”,玄奘译为“具无生忍”。由此可见,这是“无生法忍”的简略形式,这个词在第一品出现过,我的第一篇文章曾经说明:“无生”是佛教正法、佛教真谛,黄宝生的“今译”第5页至第6页还有一句话“能够忍受无所得和无生法”,这里的“无所得”也是佛教正法、佛教真

2、谛,“无所得”或“无得”在佛经里经常出现,如《心经》里就有“无得”这两个字,即“无智亦无得”。意思是说: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假有,都是幻有,都是空。上一篇文章我曾经说明,黄宝生把“无生法忍”的“忍”字解释为“忍受”,这是极大的错误。佛教徒对佛教正法、佛教真谛,只能是通过自己的修行证悟,而且要坚信不疑,不动心,不退转。“忍受正法”,此话不通!第45页的注①,黄宝生又把“忍”字和六波罗蜜联系起来,这就更荒唐了,上篇文章,我曾说明:同样一个词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含义,“无生法忍”的“忍”字,和六波罗蜜的“忍”是两回事,毫不相关,“无生法忍”的“忍”是安住而不退转,六波罗蜜的

3、“忍”是忍辱。黄宝生又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注①又说“但ksānti也包含忍受诸法”,“忍受诸法”,此话不通!“诸法”和“正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诸法”14是指一切事物,包括有情和无情两大类,三法印之一“诸法无我”中的“诸法”,是说有情众生都没有起主宰作用的永恒的灵魂,这是人无我;一切无情识的器世间都没有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永恒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这是法无我。因为佛教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形成,都是相待而成立,所以断然否定自性。“正法”则是佛的正确教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中道、空等。“无生”可以称为“正法”,绝对不能称为“诸法”。种种迹象表明,黄宝生

4、对佛教的基本概念不清,他屡犯严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第46页prajñāpāramitā,这是六度或六波罗蜜多之一,或者意译为“智度”,支谦、罗什、玄奘都是这样译的;或者音译为“般若波罗蜜多”,这两种翻译都对,黄宝生把音译和意译混杂在一起,译为“智慧波罗蜜”,这就不对了。并不是说音译和意译不能混用,佛教术语已经固定下来,就不能改了。如果更改,就会造成混乱,利用音译或意译的情况明显是多一些。indriyaparāparajñānaniryāte,罗什译为“又能分别诸根利钝”。玄奘译为“善知有情诸根胜劣”。黄宝生译为“知道众生根器优劣”,显然是受玄奘的影响。但是这

5、句话罗什译文较好,因为佛教往往把有情众生分为二类:一是利根众生,接受佛法很快;二是钝根众生,接受佛法很慢。翻译佛经,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还要调用自己的佛教知识,彦琮认为译经师必须通晓大小乘,这是非常合理的。Parāpara这个词有“利钝”的意思,也有“胜劣”的意思,究竟选择哪一个,这就考验你的佛教功底了。黄宝生的翻译,一是受玄奘的影响,二是受英译本的影响,因为英译本译为strengthorweakness。14第47页daridrānāthasatvasmgrahāya支谦译为“救摄贫民”,罗什译为“摄诸贫民”,玄奘译为“摄益贫穷无依无怙”,本段的大概意思是说:维摩

6、诘居士大慈大悲,救济贫穷无助之人。支谦译文中的“救摄”和玄奘译文的“摄益”都是“救济”的意思。这句话的前一句是aksayabhoga(财富无尽),这和“救济”是相通的。黄宝生的注②说“这一段描述维摩诘实行六波罗蜜,吸引和教化众生”。这种理解显然不对,samgraha的原意是“摄”,没有“吸引和教化”的意思。这个词在本段大量出现,支谦和罗什都译为“摄”,“摄”有摄受的意思,即“团结”。如“四摄法”,本句实际上是讲布施摄和利行摄,以下各句大体上是讲爱语摄和同事摄,尽管某些人有犯戒、懈怠、心意散乱等错误,不能抛弃他们,要团结他们一起入佛道。第48页avadātavast

7、ra(白衣),黄宝生的注①说明如下:“标志在家人的衣著,有别于出家人染色的袈裟衣”。应当说明:这里所说不是一般的“在家人”,而是佛教的在家信徒,即居士。Parivāra这个词,支谦译为“家属”,罗什和玄奘都译为“眷属”,他们这样翻译是对的,因为维摩诘是居士,是有家属的。黄宝生译为“随从”就不对了,维摩诘不是官员,不应当有随从,黄宝生的译文明显受英译本的影响,英译本译为servant.第49页vrddhamadhyadahrasahāyaka应当译为“与老年、中年、幼年为伴”,罗什译为“摄诸长幼”是对的,黄宝生译为“与老年、中年和青年作伴”,显然是转译自英译本hea

8、ssoc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