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ID:8974987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3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_第1页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_第2页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_第3页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_第4页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范围: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定义:当4×MIC时,MIC和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特点: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考虑其“持效时间”持效时间=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药物的PAE时间它已成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而不是药物浓度血清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值)%T>MIC值=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

2、+药物的PAE时间+40%~50%的有效血药浓度时间%T>MIC值时间段,是衡量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杀菌活性的主要药效动力学参数,也是最好的疗效预测参数。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T>MIC至少在40%~50%时,才可能提供最优化的疗效和产生最低细菌耐药性为了延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使40%以上的给药间歇时间能达到MIC以上,其方法有以下5种:⑴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cilastatin)艾罗迪=氨苄青霉素+丙磺舒(probenecid)⑵低剂量多次给药⑶持续静脉给药⑷选用长半衰期而作用相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⑸先静滴后口服

3、同类抗生素,作序贯治疗“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范围: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特点:⑴有首次接触效应(firstexposureeffect)⑵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其安全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一日给药一次,不仅疗效与一日2~3次静点疗效相同,而且耳肾毒性也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肾脏的皮质和内耳的淋巴液中的药物积聚量较小

4、有关。6岁以上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范围: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定义:当4×MIC时,MIC和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特点: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时间依赖型”抗生素要求考虑其“持效时间”持效时间=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药物的PAE时间它已成为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关键是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而不是药物浓度血清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T>MIC值)%T>MIC值=超过MIC的半衰期时间

5、+药物的PAE时间+40%~50%的有效血药浓度时间%T>MIC值时间段,是衡量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杀菌活性的主要药效动力学参数,也是最好的疗效预测参数。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T>MIC至少在40%~50%时,才可能提供最优化的疗效和产生最低细菌耐药性为了延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使40%以上的给药间歇时间能达到MIC以上,其方法有以下5种:⑴采用延长其排出的药物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cilastatin)艾罗迪=氨苄青霉素+丙磺舒(probenecid)⑵低剂量多次给药⑶持续静脉给药⑷选用长半衰期而作用相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⑸先静滴后口服

6、同类抗生素,作序贯治疗“浓度依赖型”抗生素:范围: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特点:⑴有首次接触效应(firstexposureeffect)⑵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因此这类药物临床疗效的关键是提高药物浓度,所以给药的关键是剂量,给药的时间间隔也逐渐转向一天一次疗法。因为药物毒性与峰值浓度相关,故一天一次给药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其安全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一日给药一次,不仅疗效与一日2~3次静点疗效相同,而且耳肾毒性也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肾脏的皮质和内耳的淋巴液中的药物积聚量较小

7、有关。6岁以上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 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能受到一段时间持续抑制的现象。早在40年代,就有人发现此现象,但到70年代才对PAE现象下了定义。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PAE的研究愈渐深入和广泛,并将之作为评价抗生素的重要参考依据,用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1 PAE的产生机制        关于PAE的产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因抗生素造成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或药物与靶位持续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