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ID:8961015

大小:50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3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月考(四)历史试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备课组组稿命题人:黄宇鸿审题人:高三历史备课组(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B.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C.中国

2、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D.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2.毛泽东在《做革命的促进派》中指出:“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下列不能反映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优良传统的是()A.“湿耕泽锄,不如归去”B.“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C.“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D.“且溉且粪,长我禾黍”3.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反映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C.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D.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4.下图为西汉至

3、元朝我国西部地区(含川陕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单位:%)图,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A.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处在封建王朝的持续统一时期B.第一次人口下降与战乱有关C.两次人口增长高峰都与政治中心所在地有关D.第二次人口下降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5.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人,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D.倡导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6.近

4、代一著名历史人物曾说:“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据此他认为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根据材料判断,这一历史人物应为()A.倭仁B.奕C.谭嗣同D.孙中山7.依据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

5、81912~1939473077396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到城镇或国外B.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跟历代政府的提倡和鼓励有关C.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D.乡民职业的变化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近代经济的兴起有关8.20世纪初年,中国官办报纸一时称盛,而民办报纸更在数量和影响上远远超过办报纸,计总数约在150种以上。杂志的兴办亦超过此前势头,日本东京和上海是两个刊行中文杂志最多的地方,据统计,上海有杂志46种,东京有杂志34种。这反映了()A.中国新闻媒体获得自由传播信息的权利B.近代中国民众社会生活发生根本性巨变C.留学教育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

6、的发展D.新闻出版和舆论监督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9.清政府曾颁布一重要历史文献,其中有如下内容:“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下列判断符合材料内容的是()A.颁布时间应该是维新变法时期B.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C.这一文献出台应遭到慈禧集团的强烈反对D.这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宪法性文件10.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

7、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11.右图是1944年出现在中国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的政治立场最有可能是()A.日本侵略者丑化重庆国民政府B.中国共产党揭露蒋介石的卖国政策C.重庆国民政府内部反美势力的反蒋活动D.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反蒋宣传12.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