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58787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3
《2012小升初必须掌握的历史典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小升初必须掌握的历史典故有一部分成语是由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概括出来的。例如“四面楚歌”,就是从刘邦与项羽在垓(gāi)下之战的史事中概括出来的。当时楚王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陷入包围,或遭受各方逼迫攻击而孤立无援的困境。又如“围魏救赵”,说的是战国时的一次战役。魏国派庞涓攻打赵国,赵向齐国求援,齐国用了孙膑计策,乘虚攻打魏都大梁,魏军恐都城有失,赶紧撤兵。齐国既解了赵国之围,又在途中伏击了魏军。概括而言:围魏救赵。下面就是我国不同时期,由历史故事演化来的成语: 战
2、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 膑) 退避三舍(重 耳) 负荆请罪(廉 颇) 纸上谈兵(赵 括) 一鼓作气(曹 刿) 千金买骨(郭 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 践) 惊弓之鸟(更 羸)毛遂自荐(毛 遂)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鸣惊人(齐威王) 不耻下问(孔 子) 班门弄斧(鲁 班)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 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 轲) 揭竿而起(陈 胜)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 信) 四面楚歌(项 羽) 破釜沉舟(项 羽) 约法三章(刘 邦) 运筹帷幄(张 良
3、) 孺子可教(张 良) 九牛一毛(司马迁) 背水一战(韩 信) 破釜沉舟(项 羽) 手不释卷(刘 秀) 金屋藏娇(刘 彻) 暗渡陈仓(韩 信) 十面埋伏(项 羽) 投笔从戎(班 超) 马革裹尸(马 援) 多多益善(韩 信) 老当益壮(马 援) 赴汤蹈火(晁 错) 百闻不如一见(赵 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 超)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 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 备) 如鱼得水(刘 备)煮豆燃萁(曹 植) 刮目相看(吕 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 禅)七步成诗(曹 植) 言过其实(马 谡) 七擒
4、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 忠)才高八斗(曹 植) 一身是胆(赵 云) 过关斩将(关 羽) 单刀赴会(关 羽)望梅止渴(曹 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 东山再起(谢 安) 洛阳纸贵(左 思)闻鸡起舞(祖逖、刘琨) 草木皆兵(苻 坚) 凿壁偷光(匡 衡) 囊萤映雪(车 胤)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 淹) 唐:妙笔生花(李 白) 呕心沥血(李 贺) 请君入瓮(周 兴) 宋:黄袍加身(赵匡胤) 精忠报国(岳 飞) 东窗事发(秦 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一笔勾
5、销(范仲淹) 程门立雪(杨 时)铁面无私(包 拯) 雪中送炭(宋太宗赵光义) 名落孙山(孙 山) 学习历史典故成语,首先要熟悉历史故事,注意成语的字形、对应的人名要书写正确。其次,要把故事的朝代、人物、事件、经验教训了解清楚,要能解释成语的原义和今义。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
6、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
7、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
8、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