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

ID:8952883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3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_第1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_第2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_第3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_第4页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大家谈.;促进校本教研山东省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柴修森从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谈,我们是怎样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呢?首先,从精神和物质等方面向拥有校本教研成果的教师倾斜。近年来,我们高密市教育局一直把校本教研成果,作为考核和评选骨干系列教师的依据。如被评为学科带头人级别系列的骨干教师,每月将发给一定的科研经费;具有骨干系列资格的教师,可以参加教育后备干部的考选。因此,在选拔和聘任教育干部时,我们把是否具备骨干系列教师的资格作为重要条件。为了让教师根据实际,自主地进行校本教研,我们提倡学校对教师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和评价。例

2、如,对于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可不采用传统的备课方式来备课,学校也可以不检查他的备课情况,而是看他相应的研究成果。其目的就是,让优秀的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创新性的,能引领其他教师共同发展的工作。其次,实行教科研人员和学校的双向选择。我局通过竞选和答辩等形式,从骨干系列教师中,聘任了一批兼职教科研人员。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校本教研实际情况或方向等,自主选择教科研人员,教科研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长选取相应的学校。再次,组建校际学术研究共同体。每学期我们会根据我局调研的结果和学校、教师申报的,有一定有价值的问题

3、,确立一定数量的学术研究重难点问题,同时,将面向全市公布,组织教师竞标课题。然后,我局再把申报同一课题的教师组织起来,让其组建相应的学术共同体,并与其签订一份“契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保障研究的自觉参与等。其目的是,让不同学校的“志同道合者”组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实现不同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第四,推行名师挂职服务制、租借制。我们实行了名师工程,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规定名师要流动起来,要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根据需要,我们组织名师到薄弱校挂职服务,当然,这要给名师一定的待遇,例如优先组织名师外出培训等。当名师完成一定的

4、服务任务后,再回原单位工作。如果,非薄弱校想寻求名师到本校指点一段时间的校本教研工作,可在双方学校达成协议的情况下,采用“租借”的形式,实现外校名师的指导。第五,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研究成果评选制。为了发掘潜力,倡树研究之风,我们要求:学有所长的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可以申请采用包校、包课题的形式,深入教学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同时,我们还在教育局内部组织每年一度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其目的就是,把教育机关工作人员的兴奋点引导到了教育研究上,让同志们时刻用研究的态度来工作,使之逐渐在机关内形成了一种埋头研究的风气。第六,建立“校本教研超

5、市”。我们发挥“校校通”的优势,利用“高密教育站”建立了“教育教学研究超市”,内设“教学指导意见”、“教育资源库”、“教研信息”、“教育大视野”、“教师的故事”等栏目,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增殖,为校本教研构建了绿色信息通道。构建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络山东省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张群针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结合学校师资水平现状,我校在每年8月份教师聘任中,预先统盘规划,进行设计,拟定出重点学科、重点设岗、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布点、操作聘任办法,运用职级聘任、权重工资调配、积效工资补贴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的调控策略,优先保障每年的教学研究络的建立

6、,使一部分专业知识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成了学科带头人,专业引领人,为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全校设立三级教研络:一级,由校长室领导下的教科处、教导处实施组织;二级,全校分设七个中心教研组,具体开展学科研究活动,进行宏观定向思考研讨;三级,在六个级部中以办公室为单位,单独成立了16个研究小组。三级教研组织编织成了学校教学研究络。为了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制定了《教学研究制度》、《教学研究管理评价办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个人反思、群体合作、专业化发展提升等,做了明确规定与要求,从宏观调控,微观安排,把

7、以校为本教学研究,落到实处。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研究小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选优秀个人和先进教研组、研究小组,并予以量化加分积效工资奖励。从政策导向上向教育科研倾斜,为教师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平台。校本教研的时空权力与制度山东省高密市育才实验中学校长孙晓荣我觉得校本课程就像一块等待开发又无比坚硬的土地,而通识培训只是一把能刨去这块土地表层的铁锹,它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如要想深入开发这块“土地”,我们必须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新机制。为了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我校确保

8、让教师拥有校本教研的时间和空间,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建立相应的制度。一是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拥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要想研有所成,就必须让教师拥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这是校本教研的前提。为此,学校集中人力、物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