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

ID:8952381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_第1页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_第2页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_第3页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_第4页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16749944(2016)08002102  1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提出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动力和主体,是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而农村是林业发展的基地,我国土地的绝大部分布局在农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进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因此,必须

2、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而现今农村林业发展已摆脱了单纯以经济效益为主、林业产业为主导的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是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发展的新的发展思路,因此研究农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出发点的林业发展对策成为―个重要的课题。笔者在基层林业部门从事工作20余年,现以聊城农村为例,从农村生态文明的角度就林业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路径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期相互借鉴,与各位同仁共勉。  2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

3、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境界。而当前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趋紧和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多样化遭到破坏、PM2.5不断超标等严重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重大课题。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的2/3都在农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天然的自然生态条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更具有优势,但从目前来看,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其根本原因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村庄建设的不合理,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不文明的

4、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特别是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农村的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  3聊城林业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聊城市地处山东西北部,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多样,适合多种经济树种和速生用材树种的生长,是欧美杨、毛白杨、泡桐等速生树种的最佳适生区域,也是枣、苹果、梨、桃、杏、李等重要经济树种的主要栽培区。林业作为聊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基

5、础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1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基础  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森林和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上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发挥着中枢作用[2]。发达的森林生态系统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调节气候,

6、有效的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社区生产生活、保障农业增效和粮食高产,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聊城市通过近年来启动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林业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25%以上,彻底改变了过去缺林少绿的状况,形成了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小气候环境。  3.2林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  首先,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为农村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提供着丰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地球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木材、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

7、药材等10多万种林产品。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和合理开发,进行多功能的加工利用,可以满足人们对林副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2]。其次,发展林业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聊城市的木本粮油、果品、木材加工、用材林培育等传统林业产业和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浆造纸、苗木花卉等林业新兴产业都蓬勃发展,呈现猛烈发展势头,如冠县的万亩梨园、茌平的圆陵大枣、高唐泉林纸业30万t木浆项目、东阿的黄河森林公园等,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3.3林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

8、供文化保障,是美丽乡村构建的核心元素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森林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林业生态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保障。而“美丽乡村”首先指的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环境,通过发展庭院林业,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存条件,建设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乡风文明。  4新农村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发展的路径  在全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