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

ID:8947269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_第1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_第2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_第3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_第4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  【导语】谁贫困就扶持谁,理应是精准扶贫的精髓所在。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1)  我们提出的生态扶贫,是以科学发展观和绿色发展为指导,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消除贫困,生态修复,保护环境,产业致富,改善民生,人地和谐为生态扶贫的出发点,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防治为重点,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水-气-生-人一体化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建立适合国情的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生态产业体系;通过全面实施生态扶贫战略,稳固维系中华民族繁荣与文明发展的资源环境根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区域

2、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安全和国民健康,促进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  面对现阶段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显现或潜在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贫困地区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土壤质量维护与农业持续发展,统筹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环境污染治理与人居环境健康保障,统筹服务扶贫攻坚的中央、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投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并行,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精准扶贫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持分区分类生态扶贫;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组织领导,政产学企结合,增强社会合力,群众增收创业,提高扶贫效益,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

3、色的生态扶贫产业体系。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到2020年,以消除经济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和人居健康为目标,以集中连片生态脆弱贫困区为重点区域,开展生态产业扶贫工程,集成并推广面向各区域的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体系;开发基于区域特色资源的生态产品,发展生态产业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根据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估、生态红线以及生态补偿等手段,实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安全调控和管理技术体系,提升政府决策与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我国生态脆弱贫困区的扶贫效益。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2)  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工作

4、前所未有地受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深入太行山区、六盘山区、武陵山区和陕西陕西省秦巴山区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中办、国办去年底还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对扶贫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精准扶贫理念的提出,为陕西乃至全国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贫困是一种社会现象,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深水区,陕西陕西省扶贫对象容易脱贫的大都实现了脱贫,剩下的扶贫对象因资

5、源匮乏、环境条件差等,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面对艰巨繁重的扶贫开发任务,常规手段往往效果有限,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才能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今年,是陕西陕西省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为了贯彻落实中办25号文件,陕西陕西省把精准扶贫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也制定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陕办字[2014]28号),提出今年要减贫100万,到2020年要脱贫575万人,确保如期实现两不愁、四保障目标。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下大力气推进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使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确

6、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陕西省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是基础。今年以来,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陕西陕西省全面开展了新一轮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目前各地已完成了贫困户和贫困村规模分解、村级评议公示、乡镇审议公示等阶段性任务,基本锁定了扶贫对象。但还存在着工作进展不平衡、程序执行不严格、扶贫对象识别不够准等问题。各市、县要结合进村入户调查,制定脱贫规划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和责任人,以及开展建档立卡等工作,对前一段的扶贫对象识别工作进行回头望,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为精准扶贫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是关键。各地要根据

7、致贫原因,因村、因户精准施策。坚持以脱贫任务为导向,根据每一村、每一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明确扶持项目、帮扶单位、资金和工作责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按计划完成脱贫任务。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管理是手段。各地各部门要建立项目资金的精准管理机制,解决项目资金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做到资金分配简政放权、公开透明,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真正用在贫困户身上。要建立和落实干部驻村联户扶贫机制,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一支精准扶贫的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脱贫致富责任人,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健全完善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的管理

8、机制,实现扶贫对象精准动态管理。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考核是保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