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28604
大小:14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2
《河南省扶沟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扶沟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有( )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壮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 ③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的革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
2、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3.“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C.注重研究社会现实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4.“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注重( )A.调节人际关系B.倡导重义轻利C.讲求实际功利D.区分等级名分5.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3、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7.韩非子指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外,不为惠法之内……”这里,他强调的是( )A.君主制定法律B.法律受制于君权C.法律的权威
4、性D.君臣均受法律制约8.《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9.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5、③ D.②③④10.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11.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
6、不说、不做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D.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12.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涌现出诸多思想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和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西方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
7、。文中的空白处应是( )A.智慧和德行B.民主与科学C.金钱与权力D.法律与宗教信仰14.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15.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
8、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使宗教神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