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24461
大小:10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2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皇权日益加强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皇权战胜了相权2.科举考试采取“八股文”的形式开始于( )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3.清朝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实际行使宰相的职能B.裁决军机大事C.草拟和审批政令D.记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4.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1405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2、B.经历了亚、非、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5.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来看,明朝前期,我国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 A.改革开放政策B.开放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闭关政策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郑和七次下西洋②戚继光抗倭③葡萄牙攫取澳门④清军入关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7.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D.
3、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8.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 A.《瑷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 A.郑和B.郑成功C.戚继光D.文天祥 10.下列几位清帝的年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顺治、康熙、乾隆、道光B.康熙、顺治、道光、乾隆C.道光、顺治、康熙、乾隆D.顺治、道光、康熙、乾隆11.清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其根本目的是( )A.防止西藏佛教内部争权夺利B.拉拢当
4、地宗教势力便于统治C.加强对各种宗教的管理D.确立中央对边疆西藏地区的管辖12.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 )A.游牧民族的习性B.沙俄的控制和压迫C.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D.中华民族的吸引力13.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是在( )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14.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这里的“与外界隔绝”是指(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5.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叙述不正确的是(
5、)A.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的交流B.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C.对西方殖民侵略有完全的自卫作用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16.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废除丞相B.设置军机处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厂卫等特务机构17.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古典小说(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封神榜》 18.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明万里长城B.圆明园C.紫禁城D.南京城 19.“人与自然要相协调、相配合”的观点,出
6、自于古代哪位科学家( )A.李时珍B.宋应星C.徐光启D.沈括20.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 21.关于“机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 B.拥有大量的资金和许多织机C.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D.与“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22.我国封建统治者减轻对农民剥削的真正动机是( )A.缓和阶级矛盾B.维护地主阶级统治C.调动农民
7、生产积极性D.发展社会生产力23.1553年,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英国D.荷兰24.1727年,清政府设立特别官员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这一特别官员是( )A.钦差大臣B.伊犁将军C.驻藏大臣D.理藩院 25.若想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可以查阅( )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第三单元 达标检测姓名班级考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答案:1-
8、56-1011-1516-2021-25二、非选择题(25分) 26.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完成题目要求:(8分)(1)郑和率船队先后 次出使西洋,第一次远航出发的地点是 ,最远到达 和东海岸。(4分)(2)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影响是 。(4分) 27.材料一: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