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ID:8921540

大小:17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2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命题人:陈学敏审题人:袁若民2012.10第I卷(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稽留(jī) 趔趄(qiē) 冻馁(něi)  巨擘(pò)呶呶不休(náo)B.攻讦(jié) 脖颈(jǐng)佣金(yòng) 谂知(rěn)嘉言懿行(yì)C.褫夺(chǐ)蹩脚(bié) 躯壳(qiào) 讣告(fù)胼手胝足(pián)D.

2、逋逃(bū) 召唤(zhāo) 干劲(jìn)  消弭(mǐ)以儆效尤(jì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驰 弥漫 雪泥鸿爪 管中窥豹,略见一般B.涣散 徇私 再接再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商榷 坐落 按迹寻踪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洋相 和蔼 共克时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__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②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深圳侧)通航孔桥段的最后一片钢箱梁

3、开始吊装,经过1个多小时,吊装工作完成,大桥通航孔桥段正式________。③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________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④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部门________,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A.原型 合拢 即使 责无旁贷B.原形 合拢 虽然 义不容辞C.原型 合龙 即使 责无旁贷D.原形 合龙 虽然 义不容辞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的

4、《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B.我无法查证汉字中的“闲”是哪位古人所创。不过,这个“闲”字的古体字是“门”字里有一个“月”字,这个构思实属巧妙:门里望月,焉能不“闲”?C.《意林》出版社在2008年新书征订公告中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楚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购买的书名、册数)。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来源:Z#xx#k.Com]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5、句是(  )A.“生态健康国际论坛”是由国际生态健康联合会每两年组织一次的学术会议,主要探讨全球气候、生态变化导致的新发传染病等人类健康。B.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C.专家表示,此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将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应用。A.在国内部分乳品制造企业曝出诚信危机之后,豆奶作为替代品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从而引发了投资者对相关行业发展前景的关注。6.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

6、,正确的选项是(  )A.《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B.《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C.觉新深深地爱着钱家的梅表妹,但他屈从于父命,和自己不认识的少女瑞珏结婚。不久,梅出嫁了,觉新也深深的沉溺于端庄美丽的妻子瑞珏的温存与抚爱之中。这一故事情节体现觉新性格的两重性。D.在《雷雨》整

7、部剧中,蘩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就有四处。第二次冲突是周朴园逼蘩漪喝药。这次蘩漪的反抗性是表现出来了,但这属于消极抵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格物致知”与杨万里咏月诗郭艳华由于身兼诗人与理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山水诗人著称的杨万里能够将格物致知的思想中所蕴涵的诗性观念运用到创作中,以理学家的仁者胸怀和人格涵养赋予自然万物以独特的情感与审美观照。“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的《礼记·大学》篇,宋代的理学家从各自思想学说的角度出发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共同的问题是探讨“物”和“知”

8、的关系,目的是要通过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去揭示和贯彻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格物致知”作为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验,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循的为学方法的重要原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学讲究“格物”,诗学注重“感物”,二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中。但从情感体验的这个角度讲,“格物”之“物”与文学创作中的“感物”之“物”有着亲缘关系。在文学家那里,“物”是他们以感性、形象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