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13392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2
《入渐知微-见微知著——初中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入渐知微见微知著北宋著名教育家明道先生——程颢有这样一句话,“欲成就人材者,不患其禀质不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之也。”寥寥四十字,却道尽我们为人师长对孩子成才成器的重要性。而欲教其成器,我们首先就必须要对事物有清醒的认识。这里的认识,就是我们需要清晰地从孩子身上看到一点微小的苗头,就应该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自己家里有”两面派”小孩一枚,在班级担任副班长职务。平时学习不用自己去操心,也乐于帮助同学,上课听老师的反映是不错的,善于思考,积极发言,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但是孩子一到家
2、就变成了小皇帝,谁都差遣不了他,在家孩子脾气就不是很好任性,对爷爷奶奶没有礼貌。这样和学校里完全两个样,在校是个乖乖男,在家却成了小皇帝。针对这种现象,作为家长的我们能怎么办呢?我想我们不应该想各种方法去扭转他们的这种变化,而是应该去顺应这种变化,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从改变沟通方式做起,学着尊重孩子,不用命令的语气,而是用商量式的语气。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用正确的商量语气能够增强孩子的自我心理,孩子也会无限地放大这种协商式后的效果,我们家长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家长们如何对待这些两面派的孩子呢?现在就
3、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方式一、表扬男孩的行为,而不表扬男孩的本身。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有一次,家里来了同学,我叫儿子拿水果给同学吃,儿子本想拒绝,看有外人在就没有拒绝,十分有礼貌地拿着水果去给同学,客人表扬了儿子,说:“平平,你可真有帅。”我对同学讲:“这可不对哦,平平长得帅可是我跟他爸的本领,跟他没啥关系,哈,今天平平应该被表扬的是他对客人有礼貌。生活中,我们也会常犯像我同学这样的错误,比如,儿子下楼去保安室拿牛奶,我们会表扬他是个好孩子,其实我们倒不如表扬他是个勇敢,勤劳的孩子。比如,我们下班回来
4、,儿子给我们拿拖鞋,我们表扬他是个乖孩子,其实我们倒不如表扬他是个孝顺的孩子,能够懂得关心体贴爸爸妈妈。这一次次的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孩子会很清楚地知道他哪些做得对,哪里还需努力,而不是很笼统地说你是个孩子,你是个乖孩子。我想孩子这样会逐渐潜移默化的在家里也能够同学校里面一样,通过别人的赞扬,让孩子不知不觉中把学校里的风气带到家中,我们要不吝啬那一点赞扬。方式二:家长要有榜样示范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要一致,切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亦或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快期末的时候,孩子每次回家,都要做作业到很晚。有
5、一次,绘画课上要求每个人回家都画一只老虎,孩子画了几次都不是很像,为难地哭了,对着爷爷奶奶乱发脾气。周末,我带他到动物园,让他观察他最喜爱的老虎,还近距离地让他和老虎一起拍照。孩子玩得十分尽兴,并且也获得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回家后,我启发他:“把今天看到的画出来,让爸爸回来欣赏好吗?”孩子欣然同意,于是在书桌上开始画起来了。他用画笔在纸上创作着,有时记不起来的时候,就问我要来照片看了之后仔细回忆。画错了就和我一起讨论,老虎哪里没有画好,老虎的皮毛该怎么画。我们一边讨论,一边绘画,画得不亦乐乎。最后的绘画作品不仅令孩子在学校里得到
6、表扬,而且回到家的时候表现得十分高兴。我老公就不明白,为什么孩子跟自己有如此多的话说,和他却从来不这样。其实我想这教育方式其实很简单。因为自己一直把孩子当作朋友,遇到事情便和他商量;希望他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时,也会事先和他说明道理;孩子犯了错误,自己也会和他一同讨论,但并不是太多地要求,限制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面前取得了统一的口供,不去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也不去压抑孩子的想象,让他在生活中逐渐学会观察和探索。我们私下里及时交换意见,不在孩子面前公开产生分歧。现在,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都一个样了,遇到学校开心的事都会跟我们说,遇到不
7、高兴的事也不乱发脾气了。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方式三:和老师多沟通交流。孩子在学校做一个乖乖男,十分听老师的话,我们就想到了利用孩子长期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的心理,经常性的与班主任保持联系,把孩子在家的各种表现及时地反映给班主任,联合班主任的手一起通过教育的方式就行管理。孩子有一次不想做作业,在家发脾气。我们就假装打电话给班主任,说孩子在家不肯做作业,孩子立马就求自己不要打电话,拿着作业就回书房老老实实做作业去了。当然我们也建议学校能够经常性地举办“在家在校一个样“等活动,并且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8、能够让孩子家长和老师及时了解孩子情况,让孩子把在学校听话的好习惯带到家里来。总而言之,教育还处在朦懂时期的孩子,我们家长必须入渐知微,见微知著。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正如《晏子春秋》所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本是同一种植物,但是因为不同的气候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