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

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

ID:8907564

大小: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1

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_第1页
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_第2页
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_第3页
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_第4页
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习作教学竞赛点评及几点建议教研室唐志红  4月9日17:00,我们的习作教学竞赛活动圆满结束。因为时间的关系,没能及时点评,好在有我们的小语之家,借着这个平台可以与我们的老师一起交流研讨。本次活动,有6位老师与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一起,为我们展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谐的师生互动、张扬的师生个性。姜湾刘巧芳老师的大气,泉湖付娴琼老师的睿智,马恋汪孝林老师的沉稳,浏湾侯偲老师的朴实,新阳陈萱老师的活泼,都让我们耳目一新,精神振奋。尤其是来自浦口的本次参赛年龄最长的王爱平老师,以她丰富的经验和特有的简洁,为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树立了一个典范——不仅仅是教学,更多的

2、是精神与品质的魅力。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而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作文简直成了师生心中的“痛”。本次的竞赛,旨在打开习作教学的大门,通过全体教师的思考与实践,掌握习作教学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探寻习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这里我想借助6位老师的6个课例,谈谈我对习作教学的几点建议,尚不成熟,仅供参考。一、激发兴趣,引发表达欲望  众所周知,学生害怕作文,很多时候源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并强化他们的习作意识(即随时有用笔表达自我和与人

3、交流的愿望),而打开“话匣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点,在参赛的六位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都有深刻印象。  1、巧用多媒体激趣镜头一:王爱平老师上课伊始,便出示了一组孩子们或游戏、或娱乐、或搞笑的画面,再配上歌曲《童年》,熟悉的画面,欢快的歌曲,带领孩子们回到充满情趣的童年时光,唤醒他们最深刻的记忆。镜头二:刘巧芳老师用声音、图片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感受乡村风光的美丽;借用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栏节目《爸爸去哪儿了》(本次比赛中有四位老师发挥了这栏节目的作用)中的一段视频《放飞》,让孩子们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激起表达的欲望。2、设计新颖激趣设计一:付娴琼老师以

4、孩子们喜欢的灰太狼形象贯穿课堂,从“猜猜他是谁”到“我长什么样”,从“我是怎样的人”到升级版“我的介绍我做主”,从句到段到篇章,由易至难,层层深入,步步突破。二、联系生活,拓展思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习作,犹如巧妇之炊,有“米”则能“作”。这个“米”,就是平时贮存的素材。《课标》第二学段中关于习作教学目标是这样提出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好、感受。第三学段中也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在生活中,学习中,学生能多观察,多思考,多读书,多动笔,积累的素材便会日益丰富。习作指导中,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交

5、流的过程,就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验,重现和还原生活画面,提炼习作素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帮助更多的学生启发思维,调动素材,从而拓宽习作思路。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根据习作需要,有目的地筛选、取舍有价值的素材。试选本次竞赛中两个镜头:镜头一、《父母的爱》王孝林老师让孩子们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再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和牵挂。一个清秀的女孩子的话,相信听课老师们还记忆犹新:“妈妈的手是冰凉的,但我却感觉到了温暖。”如果没有真实体验,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孩子会有如此细腻的表达吗?镜头二、《乡村生活》刘巧芳老师先讲述自己“摘板栗”的乡村

6、生活经历,与孩子们分享乡村生活的乐趣,在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中,孩子们记忆中的乡村生活也自然地浮现。于是,放羊、捉田鼠等等生活趣事便自然地出现在孩子们眼前,出现在他们的习作中。三、读写结合,指导写法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两部重头戏,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没有学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经过精挑细选,篇篇文质兼美,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以阅读为先导,紧扣单元训练目标,紧扣例文写作特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浦口的王爱平老师,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明确了本次习作要求后,

7、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本单元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首先是观察图画,结合课文相关片段,学习作者抓住动作描写对骆驼咀嚼的细节进行生动细致描写的方法,然后从问驼铃用处、追问骆驼去处、想替骆驼剪毛几个片段回顾中,学习作者抓住语言、心理活动描写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同时,利用补充资料,利用范文或图画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他人的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也是本次竞赛中的常见方法之一。这样的指导,对于无法自由表达、无法有创意表达的孩子们来说,提供一个可以仿照的对象,从优秀作品中学习他人的谋篇布局、遣词用句、表情达意,从而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