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06787
大小:1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1
《【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整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导学设计】2015高中语文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专题整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小 令何谓“小令”?词是配“燕乐”的,在“燕乐”中,“令”是“曲破”中的节奏明快的一截,如果尤为明快精炼,就是“小令”了。小令是词中的前辈。因为在小令盛行的五代时期,还没有慢词。最早的小令可上溯至隋炀帝时代的《河传》,可见小令的源起便是词的源起。小令有齐句、有长短句。在唐代,跟五言绝句相类的小令是很多的,但随着词的发展,长短句独领风骚了,以至于后来便把词称为“长短句”了。古诗的抒情方式一、理论讲解中国古典诗
2、词可谓抒情诗,它抒情性极强。钱钟书用“中国抒情诗早熟”来评价古典诗词。那么,古代诗人在诗词中是如何抒情的呢?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是主要方式。(一)直接抒情它也叫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也常用这种方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情,宛如洪钟巨响,凸
3、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李煜词的最大特点是纯真,直抒胸臆,总是带着“养尊处优”而来的阅历浅显的、缺少理性的、多情气质的率真之情。这主要表现在他前期的词作中;而亡国以后,他毫不掩饰地倾吐自己内心难以排解的悔恨和巨大悲痛,如泣如诉,像是向人敞开心扉,直接进行情感交流。(二)间接抒情具体情况见下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把诗人自身所要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情景交融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4、,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常常以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借常见之物来传微妙之情。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就一首诗词而言,往往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如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全词表达的是一种悲秋怀人的情感。上片即景生情,从景物中引出愁思。下片怀人,细雨惊梦,彻夜吹笙,盘旋曲折。直到结尾才引满而发,直笔言情。该词景语与情语相生。对于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来说,掌握诗人们的抒情方式极为重要。因为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理解并体悟
5、诗的思想感情。对此,最主要的是抓诗词中的“情语”,即直接交待情感的词或句,如李璟《浣溪沙》中“愁”、“憔悴”、“恨”等均属“情语”,它们是解读诗词的钥匙。二、真题剖析(2013·广东)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 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
6、的?答案 先写因笛声引起思乡之情,奠定思乡的情感基调;然后写眺望故乡而不得;再写眼前之景,燕子觅食、筑巢,雨中梨花,思乡之情,孤苦之愁,油然而生。解析 本题考查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先由下片“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得出这首词表达的感情:思乡之情。然后找出上片写到的意象——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中分析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三、技法规律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2.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3.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中的妙用。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万之京李 颀
7、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注]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注 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1)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答案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烘托出诗人送别时悲愁难抑、默然神伤的情绪。(2)全诗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案 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离别时的伤感依恋之情和关切勉励之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辛弃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辛弃疾词现存600余首,数量居宋代词人之首。这些词篇,多以抗金御敌、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为主题,更多的是抒发他个人的报国之心声,倾诉自己驰骋疆场的渴望,表达他“马革裹尸当自誓”的决心,发泄他报国无门的不平之气,写尽他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无论是慷慨激昂的战歌,还是壮志空怀的悲吟,都从不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