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ID:8901809

大小:6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11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1页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2页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3页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4页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市质监局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一、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全面完成2006年目标任务一年来,全市质监系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强化源头质量监管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源头质量监管工作新路子,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完善了整体联动机制。建立了划片监管的工作体制,实行质量、打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三责合一”,稽查机构、技术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管与服务中做到密切配合、信息共享、整体联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完善了督查督办机制。每月召开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系统工作调度会,整体把握全系统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一些重要工作实行重点督办,加强

2、了对县局、分局的工作指导。三是完善了部门协调机制。结合源头监管方案的实施,加强与政府、部门、基层单位的协调与配合,采取联席会议、报告、移送、联合整治等方式,丰富了监管手段,形成了监管合力。四是完善了考核激励机制。年初市局将年度各项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内容,规定完成时限,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半年进行一次考评,年终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并依照规定予以兑现。完善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和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名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确定9家企业11种产品为名牌产品培育对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名牌

3、产品培育计划,加强引导和扶持。经过精心培育,**集团、**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3种产品喜获“安徽名牌”称号,是我市历年来一次性获得省级名牌产品最多的一年。至此,全市已拥有**等11种安徽名牌产品。名牌效应使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不断积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认证认可工作态势良好。认真贯彻国务院《认证认可条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推进ISo9000、ISo14000等质量体系认证,强力推行3c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组织开展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与计量检测体系培训,帮助6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成了6家实验室机构计量认证/

4、审查认可监督评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分别有1家企业和1种产品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为我市企业产品提高竞争力奠定了技术基础。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帮助、指导企业制修订产品标准27项,新发展条形码系统成员16家,完成产品采标标志数3个,帮助2家企业建立了标准体系。完成了《**风景区服务质量要求》和《**风景区解说要求》2项服务业地方标准初稿。精心打造农业标准化这一“亮点”工程,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制定发布5项省地方标准,建成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1个,开展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完成**示范项目建

5、设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省级验收,**单产由示范前的50公斤/亩增长到100公斤/亩,产值由不足2006元/亩上升到4000元/亩以上,全市面积由示范前的4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6000亩,并通过示范区建设逐步辐射到**等市,实现单产增长一倍,面积翻了两番。经过精心挑选和项目论证,将**项目申报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指导市供销社将**项目申报为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走在全省前列,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受到省政府表彰。扎实有效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法制计

6、量工作扎实开展。全市26051台(件)强检工作计量器具基本做到按周期检定。大中型企业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98.82%,较好地发挥了计量工作对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推进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提高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供电公司通过了一级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公司通过了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现场核查,“c”标志评价实现了零的突破。加强了农资市场商品量的监督检查,对市场上的“公平秤”及时进行检定,使“公平秤”公平、准确,真正成为“放心秤”。深入开展集贸市场和加油站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集贸市场和加油站的计量活动,有

7、效地打击了短斤少两等计量欺诈行为。在春播秋种、午季和夏粮收购季节,对农资销售市场和粮、油、棉收购站点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全年共检查站点200余个,计量器具达600余台(件),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市场准入体系逐步完善。组织43家企业进行了人造板、眼镜、建筑外窗生产许可证管理细则的宣传贯彻,完成了白酒、水泥、汽车制动液等16家企业换发证工作。目前全市已有31家企业获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4家企业通过审查评审。全面推进许可证年审工作,完成了26家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年审。加大无证查处力度,查处生产、销售无证产品违法行为9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