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9611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0
《浅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论文 浅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论文 索南群沛 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816000) 【摘要】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能培养各民族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能较好地提高师生的政治觉悟,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因此,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必须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常抓不懈,让全国的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牢固的民族团结意识,为祖国的安定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在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等,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 团结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在稳定、安定、来往、发展、和谐的状态下,集中力量为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和
3、结合在一起,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多种人类活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同群众切身利益、心理认知、民族情感相结合,使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到各行各业和各族群众中,形成全民受教育、人人促团结的生动局面。同时,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同心同德、携手奋进的良好氛围,让团结友爱成为推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1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正确认识中华和各民族的特征,普及民族知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知
4、道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进一步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优越性;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探讨,在思想和行为上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2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 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
5、“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教育论文 ..)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加强“三个离不开”教育;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原则;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3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中小学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
6、课程 学校是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各项活动规范有序安排,保证活动质量。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要因地制宜组织好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要符合各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自豪感。 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注
7、意发挥各种民族团结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综合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定期表彰民族团结先进校、班集体和个人;相关学科渗透,与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