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94158
大小:7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0
《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真题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201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考研真题精选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真题,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百科知识部分·49.院体画:宋代时,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50.南宋画院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51.元代四大画家: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52.明写意山水画的代表(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泼墨勾勒)的技法
2、画牡丹53.清代末年的画家以(任颐即任伯年)和(吴昌硕)为代表。54.形神问题: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事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至于对象的形态则是在其次。55.“心师造化”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出来的。56.“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57.(莫是龙)首先提出南北画宗的理论。58.早期的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巫术祭祀)。59.周朝音乐的特点: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1) 等级化,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拥有的乐队、编排和人数都有等级差别;(2) 音
3、乐成为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课程;(3) 音乐的功能用于祭祀转向主要为政治服务)。60.清商曲(《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廷花》、《子夜四时歌》)。61.唐代的(燕乐)、(曲子)、(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62.到唐玄宗的时候,燕乐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他所选的梨园子弟都属于(坐部伎)。6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张炎)为代表。64.(变文)后来发展成为宋元时期的诸宫调。65.勾栏(艺人)和瓦子(舍)。66.北宋(陈旸)的(《乐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应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67.明代的(鼓词)和(弹词)
4、相当流行,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书》),提出了十二平均律。68.五音: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69.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70.编钟是(商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乐器。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71.对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主要讲文学(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有时也将雕刻融合进来,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联。中国的
5、艺术很重视美化和修饰,而楹联正好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但它所蕴含的仍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使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楹联艺术的作用,在于美化客观环境,激荡人的心灵。好的楹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72.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题的两句话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73.对联的特点:(1) 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特点;(2) 词性要相同;(3) 结构要相应,即上下联的句法结构要相互照应;(4) 平仄要相对,即上联用仄声字,下联就应当用平声字。74.对联的作用:(1)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看:它与汉字、汉语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又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不可分
6、割。汉字是方块字,表意,单音节,汉语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由单音字组成的单音词排列起来,最能体现工整对仗、抑扬顿挫的特点,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2)从个人角度来看: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为要作好一副对联,除了博学多闻之外,还要反应机敏。所以古代常以此测试一个人的聪敏程度。(3)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古人曾用它来解决某些军事、外交、刑狱等重大问题。才思教育网址:www.caisiedu.com第十五章风俗习惯1.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2.中国风俗习惯的特点:(1) 积久性: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7、2) 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3) 相融性: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3.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茶最早被作为药材使用,到(西汉)时由药用转化为饮用,4.(魏晋南北朝)茶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5.公元805年,(最澄和尚)把茶仔带回日本,日本开始了饮茶史。6.(宋元之后)改煮茶为泡茶。7.由于茶的利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品评泉水)和(品茗赋诗)两种风气。8.下茶和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