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

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

ID:8878402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0

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_第1页
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_第2页
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_第3页
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_第4页
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世纪下半叶德国电子音乐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志码:A:1007-0125(2015)05-0051-03  音乐是社会环境的产儿,它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20世纪下半叶表现得尤其明显。“电子音乐”(electronicMusik)是20世纪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20世纪新音乐作曲体系、文化思潮中的一个主要部分。电子音乐在德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第一个电子音乐工作室是由德国作曲家、理论家赫伯特?艾默特(HerbertEimert,1879-1972)于1951年创办的。这个工作室位于德国西部城市

2、科隆,曾从属西德广播电台。首先,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电子音乐发展的概况。  一、电子音乐发展概况  早在19世纪末,就有科学家实验电子声响;20世纪通讯科技的高速发展,例如、扬声器、话筒、磁带、振荡器等的发明,逐渐推动了电子音乐的发展。最早的一些重要发展发生在法国,作曲家皮埃尔?舍费尔(PierreSchaeffer,1910―1995)在1948年提出了“具体音乐”(musiqueconcrète)这一概念,并创作了第一部具体音乐作品《铁路练习曲》(?tudeauxcheminsdefer,1948)。舍费尔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进

3、行剪辑或组合,以磁带处理和电子调制的方法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1951年,舍费尔的工作室以“具体音乐小组”(Groupedemusiqueconcrète)的名称正式建立。许多20世纪50年代的作曲家对这个工作室很感兴趣,其中包括梅西安(OlivierMessian1908-1992)、布列兹(PierreBoulez1925-),当然还有施托克豪森(KarlheinzStockhausen1928-2007)。  而艾默特的电子音乐工作室除了包含具体音乐用到的多种速度磁带录音机和过滤器、回声室、扩音器外,还运用了电子振荡器和噪

4、音生成器。通过这些手段,作曲家可以完全建构出他们自己的材料,而不是依赖于带有预先确定了音色特点的自然声音。施托克豪森在舍费尔的工作室短暂工作后,也加入到了艾默特的工作室。  发展初期,电子音乐工作室配置的常规设备有:正弦音发生器、白噪声发生器、矩形波振荡器、滤波器、环形调制器、混响设备、变速磁带录音机、力度抑制器等。  那时电子音乐发展面临着一些阻碍,主要原因是只有少数作曲家才能接触到工作室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非常简陋,作曲家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准备制作音响,所有的音响素材都需要预先设计好,他们需要将每一个声音的频率、时值、力度、起

5、音、衰减、回响时间等数据用图表形式标记,然后将每一个声音结构依次拼接到磁带上。这些过程极为费事,仅仅几分钟的音乐需要花费数周才能完成。所以,一些作曲家忍受不了这种艰苦的劳动,往往创作了一部电子音乐后就不再有新作问世。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罗伯特?穆格(RobertMoog,1934-)发明的电子合成器(Synthesizer)戏剧性地改变了这种局面。合成器是一个综合振荡器、扩音器、过滤器等装备的控制台。这种仪器省略了繁琐的磁带剪辑,大大缩短了作曲家工作的时间,使更大范围的音乐家们获得经济上的收益。因为合成器具有惊人的模仿功

6、能,可以记忆长而复杂的音乐编辑过程,并“现场”(live)演奏作品。它也可以制造出极为丰富多彩的音响。  到了80年代,电子键盘与电脑相互结合,使得作曲家在大型电子实验室之外也能进行创作实践,他们通过电脑能够界定和控制所有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参数,将数字编码直接转化成音乐。  电子音乐的乐谱很少出版,聆听比看总谱更能直接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乐谱也不可能把电子音乐精密的细节完整地表现出来。施托克豪森是德国电子音乐的灵魂人物,他创作的电子音乐作品数量很大,主要分为实验室电子音乐与现场电子音乐两种类型。以下就这两种类型的音乐特征进

7、行论述。  二、实验室电子音乐  20世纪50年代在科隆电子音乐工作室产生了一些著名的作品,例如艾默特的《乐曲五首》(FünfStücke,1956)、施托克豪森的《练习曲Ⅰ》和《练习曲Ⅱ》,它们是纯电子音乐最早的实验。这些作品第一次使用(由振荡器产生的、没有泛音的)正弦音作为音响材料,探索人造泛音技术和新的音色。《练习曲Ⅱ》是第一首被出版的电子音乐总谱,它是施托克豪森发明的一种图表式记谱,乐谱上的水平轴线代表时间,纵向轴线代表频率(音高),长方形方块代表单独的音响;一个长方形的相对水平位置表明一个音符的音高、时值及其泛音结构的

8、高度,乐谱上较低部分的三角几何图形表明力度的变化。  例1:施托克豪森《练习曲Ⅱ》第一页谱例  由此可见,在纯电子音乐创作中同样可以实现序列音乐的“预构”理念,作曲家们在电子音乐中发现了一种不仅可以控制音高和时值也可以控制音响材料本身的方法。  施托克豪森于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