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

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

ID:8872684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0

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_第1页
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_第2页
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_第3页
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_第4页
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1月份高职考试模拟试卷(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下学期语文(5班)单元测试卷(二)一、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部分。(10分)(1)不见复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2),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3)剑阁峥嵘而崔嵬,,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4),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7)羽衫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2、》)(9),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10)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3、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起脚B.假舆马者假:利用C.而绝江河绝:断绝D.锲而不舍锲:雕刻3、下列四组中,间接说明学习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4、的一组是()(3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A、B、C、D、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

5、有体现。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6分)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6、“晨兴”是

6、什么意思?三、四两句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3分)7、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中诗人之“愿”的内涵?(3分)四、文学名著(6分)8、下面名著阅读题选做一题。(6分)(1)请简述曹操误杀吕伯奢全家的故事(2)请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10分)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

7、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

8、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但在礼的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