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ID:8864142

大小:6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9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_第1页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_第2页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_第3页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_第4页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张东兴    几年来,我们对传统的“生字观”和“识字教学观”进行了反思,逐渐构建了“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一、传统的“识字教学观”存在的误区    语文课上教生字,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追问一句:“教师该教学生学哪些生字呢?”也许有人会对此问题不屑一顾,更多的人也许会脱口而出:“当然是教课本中生字表里的生字了!”确实,几十年来,人们都习惯地认为课本“生字表”上规定的就是生字,教材上有明确要求的就是生字。当然,课改前后,语文教材中的“生字”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

2、是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材都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有“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两种,生字表相对复杂了些。那么,这些生字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专家们经过研究后确定的,都属于“常用汉字”的范畴。关于“常用汉字”和“次常用汉字”的确定,我们不去论证它,但是,学习那些“常用汉字”成了我们语文教材的“规定性”教学内容,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仔细比较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生字观”和传统的“识字教学观”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在小学生入学前,他们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是“白纸一张”。    以往的语文课本总安排学生从“人、口、手”或

3、是“一、二、三”开始识字、写字。其实,入学前一个字也不认识、一个字也不会写的学生几乎是没有的,甚至有很多的幼儿园、学前班都在替小学“干活儿”,都在“像模像样”地教学生学拼音、写汉字了。例如,某版本语文教材是以《一去二三里》这首诗歌作为学生学习写字的起始课的,作为生字的“一”至“十”这十个字,多数学生是全部认识的,而且大部分会写,只有“四、五、六、七、九”这几个字需要规范一下书写。但是,许多教师却很少考虑这一点,还是教学生从“一”开始认、开始写。    2.所有的学生已经掌握的字是相同的,学习的基础也是相同的。    我们的教学总是在让学生“步调一致”地去认

4、字、写字,却没有认识到学生之间是有个性差异的。有些学生认得“这些字”,有些学生却认识“那些字”;有些学生会写“这些字”,有些学生却会写“那些字”。这是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和学习途径决定的客观存在。    3.所有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字是相同的,因此要面对的识字学习任务也是相同的。    其实,学生的学习除了共性的需求,还有很多个性的需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读一些童话故事,有的学生却喜欢读一些科幻作品,那么由个性化的“阅读”催生的“识字”需求肯定会有所不同。    4.学生在学习每课生字之前,他们肯定对这些生字一无所知。如果仔细分析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上“识字”的环节

5、,确实有很多的教师都持这样的观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识字也往往都是“从头开始”,学生的认知前提没有被得到充分的关注。    5.识字是一个教学环节就可以全部完成的。诸多的阅读教学课,都设置了一个所谓“识字教学”的环节,教师指导书写,让学生认读生字、生词,用生字组词,用词语说句子……该环节“完成”后,就进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环节。众所周知,“识字”应该包括字音、字形、字义三要素。字音和字形需要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断强化、巩固,字义、词义也是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加以理解和把握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识字教学观”最大的弊端就是只注重汉字序列的所谓“科学性”,

6、而忽视了学习者——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了学习内容的“规定性”和“共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只注重了教学要求的“唯一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化”;只注重了识字的“流程”,而忽视了识字的“过程”和“进程”。    二、“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的含义    鉴于传统的“生字观”种种弊端,经过对“什么是生字”“如何确定生字”以及“如何进行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我们逐步确立了一种符合学生科学发展的新型“生字观”。它包括这样几点基本的认识:    1.什么是生字?    只有学生不认识、不会写的字才是“生字”。也就是说,一个

7、汉字到底是不是“生字”,不是教材说了算,不是编者说了算,也不是专家说了算,它应该是相对于学生来说的,应是由学生“决定”的。这里包括“是否会认”和“是否会写”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着学生学习“阅读”和“书面表达”两种功能。    2.如何认识教材中的生字?    教材中的生字,对学生只是一种规定性的共性要求。而每个学生“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是不尽相同的,是个性化的。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共性”是并存的,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3.识字的过程是怎样的?    识字包括音、形、义三部分,识字的过程和阅读的过程应该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识字过程要贯穿在阅读过程

8、的始终。    4.怎样进行识字教学?    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