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

ID:8853171

大小:24.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_第1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_第2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_第3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_第4页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_第5页
资源描述: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不亦快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明:留白兄弟是一位治传统文化的青年学者,他勤勉好学,饱读经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我曾见赠他的力作《古诗今读》,也经常在《古典文学知识》杂志读到他的内容详实而颇见学术功力的文章,他对《世说新语》用功极深,出版了专著。今年五月,我与其同游富春江,登严子陵钓台,听其谈“中国隐逸文化”,其间,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我深为他的扎实的国学功底和出众的演讲才能而折服。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今天,读到他的一篇好文,现转发到博克上,和各位朋友共享。一个人的《水浒传》——读《鲍鹏山新说水浒》一,我是鲍鹏山的读者,也是鲍鹏山的朋友。前者让我觉得幸运,后者让我感到温暖。因

2、为是读者,一直想写写读鲍鹏山的感受。又因为是朋友,一直不敢写,不便写。唯恐一不小心就变成标榜延誉,无聊鼓吹。鼓吹我不是不会,但对于一个真正值得鼓吹的人,任何“疑似鼓吹”的行为,都不如沉默。屈指算来,先是《寂寞圣哲》,接着是《思想的历史》三书(《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再接着是《中国文学史品读》、《说孔子》……鲍鹏山赠我“哂阅”、“斧正”的书也不少了,作为一个经常写点书评的人,我甚至都等着他“暗示”点什么,但一直没等到。他不说,就给了我故作矜持的机会。于是我选择了“语默”。有些人,尽管没有多少羽毛,但还是假装很爱惜羽毛的样子,比如我。有些人,因为羽翼已

3、经丰满,所以更懂得爱惜羽毛,比如鲍鹏山。去年我写完《古诗今读》,出版方要求请名流专家推荐一下,我想到了鲍鹏山,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未几便发来一段言之有物的荐语。——这是他的厚道处。相比之下,我就显得不够厚道,不是没有投桃报李,而是明明有话要说却还藏着掖着。当然,也可以这么说——鲍鹏山还没有把我刺激到“非说不可”的地步。尽管我认为鲍鹏山的文笔超过了某些当红文化散文家,但我还是有不说的理由。除了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点故而“不必说”以外,还因为尽管鲍鹏山的大部分观点和趣味都深得我心,但也偶有让我意犹未尽的地方——“不必说”其实也有“不好说”的成分在。如果我们不是兄弟相称的

4、朋友,也许一切都不成问题。作为一个挑剔的读者和亲近的朋友,我要求于鲍鹏山的可能远比一般读者为多。我有预感,鲍鹏山一定会满足我的阅读期待,因为他是那种“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的写作者,而且一直处在文学和思想的“林中路”上。他一边前行,一边不断将沿途的见闻和我们分享。他兴奋着,也让读者兴奋。因为这些原因,我一直没有动笔。我一直在等待,等待鲍鹏山带给我更多的刺激和惊喜。等待“不得不说”的那一刻。二,但我没想到,惊喜来得这么快。收到这本《鲍鹏山新说〈水浒〉》(复旦大学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我就知道,“不得不说”的时候到了。早就听说鲍鹏山要去“百家讲坛”讲《水浒》

5、。说实话,心里着实为他捏着一把汗!我不无庸俗地想到,在当今的“水浒研究学会”之类的学术团体中,并没有鲍鹏山的名字,关于《水浒》,也未见他有足以骄人的研究成果。我更在心里思忖,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那首“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主题歌唱遍大江南北之后,鲍鹏山千万不要来个“老调子还没唱完”!在我看来,《水浒传》固然是一部文学史上的伟大史诗,但也未尝不是嗜杀成性的暴力美学的渊薮!稍不留神,就会陷入“过犹不及”的阐释怪圈。没想到,鲍鹏山在央视《新说水浒》的第一集便吸引了我。随后的讲述更是风生水起,纵横捭阖,借力打力,别开生面。他那六安口音颇浓的普通话,渐渐由听来好笑变得入耳入心,许多弦外之音,

6、味外之味,闻之解颐,思之动容,通俗而不媚俗,聪明亦且高明,其慎思明辨之力,启迪受众之功,确为此前几位主讲人所阙如。明眼人一看便知,鲍鹏山对于《水浒》,实有着不亚于金圣叹的抱负,金圣叹是“挥刀腰斩”,鲍鹏山是“脱胎换骨”——用现代视角“解构”那个似乎不容解构的英雄世界。我以为,鲍鹏山“新说水浒”的主要特色有三:首先是“文本细读”的成功运用。《水浒》不好讲,因其是最具平民气质的文学经典,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戏说”“正说”“歪说”都不行,鲍鹏山的路数属于“细说”——在细节处说出“人人眼中所有,人人心中所无”。“细说”必须建立在“细读”之上,所谓“披沙拣金,往往见宝”。有人对鲍

7、鹏山对林冲、武松等英雄人物的“诛心之论”不以为然,甚至大加挞伐,原因无外乎一个,即鲍鹏山颠覆了他们心中的“英雄”形象。但“反对派”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鲍鹏山对英雄人物抽丝剥茧般的“解构”,无不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他下每一个判断,提出每一个反题,大都是“毋意毋必毋故毋我”的,大都出自原著的字里行间,源于对情节、细节和人性的精准把握。例如林冲听到娘子在陆谦房内和高衙内争执,不是破门而入,而是“立在楼梯上,叫道:“大嫂开门”,这一细节一般读者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