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的调查报告

红白喜事的调查报告

ID:8852603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9

红白喜事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红白喜事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红白喜事的调查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红白喜事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红白事”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随着国家在政策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农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部分农民身上也出现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等一些唯面子至上的消费现象。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在“红白事”方面的消费状况,引导广大农民朋友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避免不良消费。为了了解掌握农村“红白事”消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于今日就其情况对营城子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红白事”消费基本情况通过调查走访并对营城子村抽样,得到营城子村部分家庭红事消费情况报告表(见表1)和部

2、分家庭白事消费情况报告(见表2)和来看:农民自己主宰不了的消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使多数家庭经济长期在简单再生产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徘徊。农民消费误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沉重羁绊,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农村“红白事”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调查中发现,在农村造成盲目消费和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旧的习俗根深蒂固,思想很不开放。经过调查走访和搜集资料,将存在盲目消费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一)家乡的习俗不少农民认为,红白事大操大办都是农村多年来形成的老风俗老规矩了,大家都是这样,一时也改不过来,如果自己

3、标新立异,就会被人认为是“另类”了,不仅不为街坊四邻所接受,就连自己有时候都过不了自己这一关,是所谓,婚葬嫁娶,这一辈子就没几次,再办的委委屈屈,整的自己也没面子,风俗也接受不了自己。在农村,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配着农民金钱去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怎么花,自己却做不了主。这种力量的源泉就是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陋俗。你不这样,就让人家看不起,你的人缘就可能受到影响,你的孩子就娶不到媳妇。我们的农民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了,不论看法正确与否,都不想去抗拒,也确实抗拒不了。(二)爱面子、搞排场(1)、住房比“层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4、,农村住房大体经历了“土草房—砖瓦房—楼房”三个阶段。现在,农村盖房一盖就是楼房,而且是一家比一家排场,从最初普通砖瓦楼房向两层半起脊房以及更高标准转化。伊通县营城子村不到2000人,近几年新盖住房30多幢,有近20幢楼房,而且全部装修。大部分人认为:钱挣得再多谁能知道,房子盖好了谁都能看得见。由于农民收入有限,很多家庭面临着很大的盖房压力,省吃俭用攒钱、拼命挣钱、四处借钱盖房的家庭大有人在。(2)、摆设讲阔气目前在农村,电风扇、洗衣机、彩电等普通家用电器已基本普及,摩托车、冰箱、电脑、小汽车等高档设施也陆续迈入农门。

5、其中,个别家庭是因条件具备、业务需要而置备,但有些家庭却并非如此。本村的郅某是位40多岁的农民,儿子初中毕业后,媒人为其介绍了几个对象都没能成。一气之下,郅某把家里的18寸电视换成了25寸大彩电,又给儿子买来大洋125型摩托,室内进行了一番粉刷装修。人是衣服马是鞍,儿子当年底就订了婚,邻居都夸老郅看啥事就是准,只有老郅心里清楚:这账是要慢慢地还了。(3)、彩礼比着多自古以来,彩礼就作为订婚的约定形式被延续下来。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年订婚大体经历了从买衣服到买首饰到送礼金三个阶段,实用色彩逐渐突出。上世纪80年代,农村订婚

6、,买几身衣服托媒人送去就算体面。进入上世纪90年代,金银首饰成为宠物,从穿金带银(金戒指、银耳环)到“四金一冒烟”(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摩托车),越来越高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礼金逐渐替代金银饰物,“三仙女”、“四季发”、“六六顺”、“八八发”、“万里挑一”等礼金名目在农村兴起,彩礼成为名副其实的“财”礼。(4)喜事太铺张相互攀比,大搞排场,造成农村不良消费、不文明生活方式的风气越来越浓烈。你办10桌酒宴,我就办20桌酒宴;另外还有,宴席上的浪费更是不容忽视,为了面子,每桌必须几个菜,有什么什么菜,几

7、乎都有严格的风俗,你没有,别人就会看不起你,虽然他也吃不完,这无形中的浪费就越来越多;再说宴席上的烟酒更是攀比严重,价钱低了,朋友亲戚怎么看你,价钱高了,自己又承受不了,这都导致了无形的攀比,无形的浪费。(三)“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流于形式在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破解旧习俗的办法不多。过去在农村都设有“红白理事会”,其人员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等组成,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村里各家各户在“红白事”时的花销与规模。在乡村干部强有力支持下,“红白理事会”依据当地实际制定出了各种章程并严格执行,收到了一

8、定的效果。但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一些农民认为,现在经济富裕了,也有条件了,就是多花些钱,也没什么。这种观念的存在,在农村导致缺乏对农民消费和生活方式的有效管理,让原有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流于形式成了摆设。三、几点思路和建议(一)、要发挥农村红白事理事会的作用。由于传统观念作祟,摆阔一直是一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